第5198章 一拍即合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公子許 本章:第5198章 一拍即合

    

       第5198章 一拍即合

      還是那間雅室,窗外龍首渠依舊,隻是今日晴天、陽光普照,渠水流淌波光粼粼,兩岸楊柳依依隨風輕擺,微風穿堂而過,略顯清涼。

      李勣與劉洎相對而坐,各自麵前案幾上幾樣簡單精致的小菜、一壺美酒,絲竹之音自另外一個房間傳來,悠揚輕柔,引人入勝。

      淺斟慢飲,很是愜意。

      劉洎舉杯相敬,李勣予以應和,一並飲盡。

      放下酒杯,劉洎笑著道:“英公如今愈發閑雲野鶴、淡泊致遠,我實在敬佩且羨慕,卻著實難以做到。整日無盡無休的政務如山似海,一頭紮進去便難以自拔,案牘勞形之時,心中時常感念,此等忙忙碌碌可是我當初孜孜追求之誌向?茫然之中,無所追尋啊。”

      李勣笑了笑,這話聽聽就行了,權力是男人的脊梁,身在權力之中固然偶爾抱怨埋首案牘、無所鬆懈,但若當真從權力之中退出,那種巨大的失落感任誰也難以承受。

      “中書令乃帝國宰相,既是陛下肱骨、更是社稷柱石,豈能輕言疲累、意誌消沉?陛下需要你,帝國更需要你。”

      “不過是為官一任、所求心安而已,當下朝局之複雜、我所受之壓力,確實難以承受啊。”

      話題不著痕跡的轉到正路。

      李勣素來不是個多話的人,自斟了一杯酒慢慢喝著,聽著劉洎嘮嘮叨叨說話,揣摩著對方意圖。

      “英公淡泊名利、清淨自持,軍方在你領導之下沉穩有序、步步為營。可如今崛起的軍方勢力卻太過於激進,隻在乎自身之功勳完全不管帝國之實情,一味的討要軍械、糧秣、輜重,國家府庫都快給掏空了……當下國勢富強還算好說,可長此以往再厚的家底也經不起折騰,隱患重重啊。”

      聽著劉洎的抱怨,李勣緩緩頷首,道:“年青人嘛,急切一些是有的。當初太尉也曾言‘隻爭朝夕’,如今軍中上下皆以他為榜樣,積極進取、勇於開拓,這是好事。”

      劉洎道:“千馬固然日行千,但也需有籠頭韁繩予以羈縻才行,否則不懂惜力、一味狂奔,並非好事。”

      李勣笑而不語。

      劉洎心中暗恨,自己已經將話說得這般明白你還不接茬,真就不見兔子不撒鷹?

      “英公說得在理,時光荏苒、時移世易,吾等這一代於隋末亂世之中闖蕩出一條出路,追隨高祖、太宗兩代篳路藍縷、艱苦卓越,方才打造這煌煌盛世,但也僅此而已,用不了幾年便要逐漸淡去,一代新人勝舊人。他日優遊林泉之時,希望咱們貞觀勳臣能夠一如既往、情誼長存。”

      李勣挑了一下眉毛,頷首道:“中書令之言,全體貞觀勳臣都感同身受,你我當初雖然文武殊途,卻一並在太宗皇帝麾下浴血奮戰,這份情誼自然隨著時光流逝曆久彌香。”

      將雙方劃歸同一陣營,有了共同的利益,這才是最重要的。

      其間些許矛盾、分歧,在此等大框架之下不足為慮。

      劉洎笑著道:“不過吾等雖老,卻還能為陛下分憂,正所謂老驥伏櫪、誌在千!”

      李勣看著他,緩緩道:“陛下倡議‘封建天下’之策,舉國上下皆應貢獻力量,吾等老臣亦不該知難而退。”

      態度達成一致,接下來便要談一談具體分工、以及利益劃分。

      劉洎舉杯相敬,飲盡杯中美酒,這才說道:“當年太宗皇帝將諸王分封於天下,實則有所疏忽,埋下不少隱患,古往今來此等藩屬之地從來是中樞之掣肘,所幸諸王賢良、未能釀成大禍。可各處封國世襲罔替,誰又能保證每一代諸王皆賢明溫良?禍患隻在遲早而已。所以,將封地放置於華夏之外、蠻夷之地,才是上策。”

      所謂“華夏之外、蠻夷之地”,自然不僅是海外諸國,亦有境外番邦。

      總不能“封建天下”如此大事,隻能由水師負責吧?

      李勣對此予以讚同:“‘封建天下’之初衷不僅僅是憑峙中央、為國藩籬,亦要同化其民、為我所用,故而,陸地之上的意義更甚於大海之外。”

      這是劉洎給出的許諾,會支持貞觀勳臣爭取“封建天下”的各處封國確保陸地之上、國境之外也會有幾處,而不是全部放置於海外,被水師包攬。

      李勣遙敬一杯:“中書令老成謀國、思慮周詳,不僅精通政務,對於軍務亦是滿腹韜略,佩服之至。”

      這是他給出的條件,允許劉洎通過貞觀勳臣對軍機處施加影響。

      劉洎聞弦歌而知雅意,麵上不顯、心中大喜,回敬一杯:“英公老當益壯,當為國家基石,貞觀勳臣更是功勳蓋世、定海神針!來來來,為吾等這一路行來之艱難、榮耀,喝彩!”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天唐錦繡》,方便以後閱讀天唐錦繡第5198章 一拍即合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天唐錦繡第5198章 一拍即合並對天唐錦繡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