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7章 納采之禮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公子許 本章:第5277章 納采之禮

    

       第5277章 納采之禮

      陛下即將前往梁國公府為蔣王提親的消息很快傳出,朝野上下、一片嘩然。

      房玄齡乃先帝肱骨、社稷之臣,滿朝文武受其簡拔者不計其數,即便致仕多年但影響力並未減退。房俊如今更是權傾一時、簡在帝心,縱使這兩年與陛下暗生齷蹉,可陛下對其之信賴絲毫不減,平素君臣針鋒相對,一旦遭遇大事每每詢問房俊之諫言,且從諫如流、無所不從。

      如此顯赫之家世,幾與當年的長孫家旗鼓相當。

      哪一位王孫公子娶了房家小妹,少奮鬥三十年……

      魏晉南北朝以來,天下混戰、民不聊生,各方勢力俱“兵強馬壯者王之”,自頃喪難、禮崩樂壞,閭閻絕諷誦之音,後行無庠序之教,禮教傾頹殆盡。

      及至隋唐,天下大定、儒家複興,致力於穆章風化、崇闡斯文,“克己複禮”、以為王道。

      遂恢複周禮。

      而據《禮記》之說,“昏有六禮”,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

      臘月初九。

      宜:嫁娶、納采、祈福、塑繪。

      辰時三刻,承天門洞開,一隊隊頂盔摜甲的禁軍策騎而出,“百騎司”精銳前邊開路、左右護衛,蔣王李惲騎著一匹高頭大馬當先而行,一隻大雁掛在馬鞍上——寒冬臘月自是捉不到活雁,這是從大內庫府之中取出的凍雁……

      帝後禦輦緊隨其後,裝飾華美的四輪馬車在密密麻麻禁軍簇擁之下駛出承天門,拐上承天門大街向東而行,出延喜門便見到道路兩側站滿了看熱鬧的百姓,都知是陛下前往房家為蔣王提親,紛紛高聲喝彩、大聲祝福,充滿對於皇家的尊敬與愛戴。

      李承乾素來隻聞罵聲、不聞褒揚,如此感受到百姓之熱切,腦袋一熱便從車廂中探出頭來站在車轅上,皇後蘇氏拉了一把,沒拉住……

      百姓們自是不認得皇帝,但見到最中間禦輦之上陡然站出一個身穿明黃袍服、頭戴梁冠的青年,哪還不知這便是當今大唐帝國的皇帝陛下?

      頓時激動不已,紛擾吵雜、大聲呼喝,最後居然神奇的統一起來,山呼萬歲。

      李承乾誌得意滿,含笑衝著道路兩側百姓致意。

      車廂的皇後蘇氏臉都嚇白了,可身為皇後、母儀天下卻不能拋頭露麵,急的連聲催促李承乾回來車廂坐好。

      隨行一旁侍衛的李君羨差點把魂兒嚇飛,此處已經離開皇城,匯聚的百姓不下數千人,各形各色、魚龍混雜,萬一其中混進來亂臣賊子趁機刺王殺駕,簡直防不勝防!

      趕緊揮手命令麾下“百騎”衝上去將禦輦團團圍住,自己則策騎追到禦輦一旁,滿頭大汗疾聲道:“陛下,龍體貴重不可陷於危險,請速速回去車廂!”

      眼見禁軍雞飛狗跳、如臨大敵,李承乾這才醒悟自己著實魯莽,顧不得百姓齊齊呼叫,趕緊一矮身鑽回車廂。

      皇後將其一把拽住,秀美麵容滿是驚惶,埋怨道:“陛下萬金之體、國之根本,豈能這般任性妄為?萬一有個什好歹那可如何是好!”

      李承乾拂袖振開皇後手掌,雖知犯錯但猶自倔強:“此乃我大唐帝都,市井之間皆忠臣良民,豈會害我?皇後多慮了。”

      皇後:“……”

      也不知自登基以來遭受了幾次兵變?

      那些人連造反都敢,又豈會不敢當街行刺?

      不過她也知道李承乾不過是一時頭腦發熱做出魯莽之舉,想來心已經後悔知錯,但嘴上倔強不認……

      遂不再多話。

      但心依舊不滿,自己好心好意怎就換來一副冷臉?

      ……

      禦駕抵達崇仁坊外,坊門洞開,房玄齡父子早已身穿朝服候在路旁,見到禦駕抵近,匆忙上前施禮。

      這回李承乾沒敢從車廂鑽出來站在車轅上,從旁隨行的王德下馬還禮,高聲道:“陛下有旨,房相、太尉不必多禮,先行入府、再行敘話。”

      李惲也下馬一同步行。

      “喏。”

      房家父子恭聲應下,引領車駕進入坊門,自洞開的中門將禦駕迎入府內。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天唐錦繡》,方便以後閱讀天唐錦繡第5277章 納采之禮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天唐錦繡第5277章 納采之禮並對天唐錦繡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