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8章 欺朕太甚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公子許 本章:第5328章 欺朕太甚

    

       第5328章 欺朕太甚

      李敬業急促的腳步聲在門外遠去,書院內一時間陷入沉寂。

      良久,劉洎才輕歎一聲,斟酌著語句,緩緩道:“陛下……過於急切了。”

      李承乾當然明白他言中之意,卻不以為然,反而語氣略帶自嘲:“朕乃皇帝,天下之主,卻連自己的繼承人都不能出自本心而定,反而要顧慮這個、擔憂那個,自古而今何曾有我這樣的皇帝?”

      劉洎道:“陛下此言差矣,天下非陛下一人之天下,而是天下人之天下,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就算皇帝當真是天下之主,手握天下萬民生殺大權,也不能堂而皇之宣之於口!

      況且儲位之歸屬怎能是你一個人的事呢?

      所有利益與大唐帝國有所牽扯之人,都關心儲位、國本,你怎能罔顧這些人對於利益之訴求而一意孤行呢?

      見李承乾沉著臉不說話,他又勸諫道:“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陛下不能將自己置於所有人的對立麵。陛下春秋鼎盛、年富力強,縱有此心也當徐徐圖之,何必爭一時之短長?”

      李承乾依舊不答,而是蹙眉沉思許久,忽而露出恍然之色。

      “太宗皇帝在時,威望絕倫、乾綱獨斷,軍政事務一言而決,朝堂重臣不過是擺設而已,均聽令而行。可自我登基以來,政務決於政事堂、軍事決於軍機處,甚至就連吏部因為有河間王叔之緣故,我連最起碼的人事權都不得插手……怪不得房俊當初極力支持我這個太子,原來是想著將我架空為傀儡,你們這些文臣武將把持朝政、總攬大權。如今你們一個個都是這一套體係的既得利益者,你們根本不在乎君王是賢是愚、是明是昏,因為那都不重要,因為帝國把持在你們手。”

      這是誅心之言。

      劉洎麵色大變,趕緊起身慌張跪伏於地:“陛下此言,讓微臣何以自處?吾等臣子忠於帝國、忠於陛下,萬萬不敢有半分不臣之心!”

      今日陛下之言若是傳揚出去,整個政事堂、軍機處的大臣們都要自動辭職、致仕,以示忠誠。

      可辭職、致仕或許能全身而退,但史書之上必然留下“佞臣弄權”之汙點,這是比死還要嚴重的後果。

      政事堂、軍機處的那些大臣們豈能甘願背負百世罵名,甚至連子孫後代都要背負一個“奸賊”之名聲?

      說不得就有人要鋌而走險。

      因為史書是由勝利者編寫的……

      李承乾也意識到自己口不擇言了,雖然心中早就這想,但這話卻萬萬不能說!

      “朕失言而已,愛卿不必放在心上。”

      話既出口如覆水難收,不過李承乾也並不是太過在意,自己沒有雉奴那樣的城府,所以心思遲早在這些大臣麵前暴露,早幾日、晚幾日又有何分別?

      總不能拿刀逼著我這個皇帝遜位禪讓給太子吧?

      莫說旁人,便是房俊都會那幹……

      所以他沒什好怕的。

      反倒可以借此給這些個大臣們展示一下他的憤怒——你們這些人欺朕太甚!

      劉洎不肯起身:“臣自陛下拔擢以來宵衣旰食、廢寢忘食,不敢有片刻之攜帶唯恐辜負陛下之信任,自是不敢自比古之賢臣,卻也自認一心為公、忠誠勤勉……臣惶恐!”

      陛下固然一國之君,卻也不能以此等汙蔑之言抹煞我所有功勞,現在起居郎就在簾幕之後記錄君臣鄒對,一旦傳諸於後世,我之清譽何存?

      李承乾深吸一口氣,瞪著眼睛看了劉洎半晌,這才緩緩道:“是朕出言無狀,愛卿受委屈了。”

      劉洎這才起身、歸座。

      “微臣之諫言非是抵觸陛下之皇命,而是陛下乃天下之主,口含天憲、金口禦言,天威容不得本分折損。”

      皇帝一國之主,自然口含天憲、金口禦言,皇命一出、莫敢不從。

      但是反過來說,倘若皇命所達卻遭致抵觸、非議,臣子陽奉陰違甚至公然駁回,你還算什皇帝?

      所以作為皇帝若不能十拿九穩的情況下不能輕易開口頒布詔令,否則隻要有一個人不遵從,便有可能導致極為惡劣的後果。

      李承乾笑了笑,道:“朕雖然是大唐皇帝,卻並非暴君,自登基之日起便廣開言路、虛懷納諫,對待臣子更是寬厚仁慈,即便犯下大錯也時常予以赦免,又豈會聽不得逆耳之忠言呢?”

      你們將我架空,沒關係。

      你們不聽我這個皇帝的話,也沒關係。

      你們猜猜天下人是同情我這個皇帝,還是罵你們“權奸”?

      若無你們這些“權奸”“弄臣”,又如何彰顯我之“寬厚”“仁愛”?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天唐錦繡》,方便以後閱讀天唐錦繡第5328章 欺朕太甚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天唐錦繡第5328章 欺朕太甚並對天唐錦繡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