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4章 兵臨城下
楊胄覆滅水真蠟之後,整編水真蠟軍隊,以小船出洞薩湖沿湄公河北上,因事逆流航行不易速度極慢,遂令水真蠟軍隊沿河以拉纖之方式用繩索拖拽船隻,經過兩月航行抵達他曲城南另外一處真蠟重鎮沙灣那吉城。
於此同時,翻越霧溫嶺山口沿著長山山脈西側一路北上的劉仁願,以及由吞武登陸溯流湄南河向北攻陷諸多土著部落、然後折而向東的習君買,彼此相差兩日會師於沙灣那吉城。
三路大軍成功會師,超過三萬大軍齊聚於湄公河兩岸,唐軍士氣大漲。
……
淫雨霏霏,河水流淌、煙波浩蕩。
習君買乘坐戰船橫渡湄公河來到位於東岸的中軍大帳,看了一眼沿著河岸連綿不絕的軍營,脫下蓑衣丟給門外兵卒掀開門簾走進帳內,便見到先一步抵達的劉仁願、楊胄已經坐著凳子圍在一個小火爐旁。
小火爐中爐火正旺,一個鐵水壺放置於上壺嘴噴著白氣,楊胄隨手將水壺取下,沸水注入一個茶壺,又取來幾個杯子沏上茶水,一股淡淡的茶香瞬間氤氳開來。
“習將軍快來,茶水剛剛好!”
楊胄笑著打招呼,見習君買落座一旁,便感慨了一句:“這中南半島固然不比南洋諸島悶熱潮濕,但是雨季連綿不休,身上都快長毛了,喝口熱水烤烤火,實在舒坦。”
習君買伸出雙手接過茶杯,吹了吹翠綠的茶湯呷了一口,滿足的噓出一口氣。
劉仁願哼了一聲:“你一路坐船又有俘虜拉纖,何苦之有?咱們兩個跋山涉水腳底板都快泡爛了也沒訴苦。”
楊胄趕緊舉手表示失言,轉換話題道:“千之征就差最後一哆嗦了,咱們商議一下如何布置戰術?”
習君買坐姿端正、麵無表情:“土雞瓦狗耳,還用什戰術?一路平推過去就是了。”
楊胄與劉仁願互視一眼,都笑起來。
“一路平推”這個詞是房俊所發明,他素來自認“即缺文韜、更乏武略”,對於兵書戰策一知半解,做不到當世名將那樣運籌帷幄、算無遺策,所以每每臨戰,便努力將麾下軍隊的裝備提升至“最精良”,依靠強大的裝備優勢“一路平推”過去。
所謂“一力降十會”,在絕對實力麵前,任何陰謀詭計都無處遁形。
事實上唐軍這些年也的確向著這方麵發展,“鑄造局”不僅僅負責研發火器,不斷提升的冶煉技術使得唐軍的甲胄、軍械愈發精良,如今唐軍裝備的製式橫刀甚至已經成為外國王室、豪富貴戚們競相收藏的“寶貝”
劉仁願道:“話是這說,但戰術還是要有的,否則一窩蜂的衝上去不僅咱們自己容易引發踩踏,也會使得敵人有可乘之機。即便勝券在握也要小心謹慎,盡可能的完善戰術減少損失,咱們大唐兵卒的命可是比這些昆侖奴貴多了。”
楊、習二人一齊頷首。
三人便湊在一處,將一張輿圖攤平擺放在桌子上。
三支軍隊齊頭並進、各行其是,但現在業已會師,便由軍銜、職務最高的劉仁願負責指揮,另外兩人從旁協助。
劉仁願道:“沙灣那吉城與他曲城一樣都是建於河水東岸,這是真蠟重鎮,不僅是南北貨物集散之地更屯駐了大約六千精兵,想要破城容易,但想全殲城中守軍殊為不易,一旦這些守軍潰敗之後向北逃至他曲城,會使得他曲城的兵力暴漲。”
楊胄予以補充:“對他曲城也要施以雷霆萬鈞之打擊,絕不容許真蠟王室逃脫,否則遺患無窮。”
一旦未能將真蠟國王擒獲從而使其逃脫,以真蠟北部縱橫交錯的山嶺、河流,再想捉住他難如登天,覆滅真蠟的目的不能達到,大唐將有可能被拖在這。
習君買淡然道:“兵貴神速,那就攻陷沙灣那吉城之後不做停留,三路大軍一起向北快速前進,在敵人尚未反應過來之前將他曲城合圍,甕中捉鱉、一網打盡!”
按常理來說,大軍攻陷沙灣那吉這樣的堅城勢必要予以休整,然後才能全力強攻北邊一百之外的他曲城,而沙灣那吉城的存在也是作為他曲城的外圍戰略防禦,用以抵禦南方的水真蠟有可能的攻伐。
不做休整、順勢北上,犯了兵家大忌。
但無論劉仁願還是楊胄,仔細思索之後都頷首予以認同。
與有可能真蠟國王見勢不妙棄城而逃導致整個真蠟北部局勢糜爛相比,不做休整強攻他曲所導致的傷亡自然可以接受。
當然最為重要的一點,真蠟軍隊的戰力極為有限,並不能對大唐軍隊造成太多威懾。
>>章節報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