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1章 與城皆亡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公子許 本章:第5341章 與城皆亡

    

       第5341章 與城皆亡

      泰西封城內,因前線戰敗之消息傳回,整座城池頓時陷入恐慌之中,諸多貴族、貴族、商賈甚至已經開始將地窖的錢財取出裝車,等著出城前往大馬士革躲避戰火。

      但他們還在猶豫,畢竟泰西封城內還有一位先知的門弟子坐鎮,那可是帝國曆史上赫赫有名的“戰神”,曾經不可一世、戰無不勝的天下名帥。

      即便阿姆斯那個桀驁的草包戰敗,可瓦戛斯或許可以扭轉乾坤、力挽狂瀾的吧?

      畢竟家產都在這,許多人已經打拚了數十年,誰又願意舍棄這一切呢……

      城內軍隊不斷向王宮附近集結,將校們都等候在王宮之外,然而遲遲不聞瓦戛斯的命令下達,致使這些人也都心中惴惴、惶恐不安。

      ……

      王宮之內,瓦戛斯好像渾然不在意城外已經戰敗、阿姆斯陣亡,他將諸多戰報一張一張攤開,仔細觀閱,然後將敵我雙方之布陣繪製於一張輿圖之上,然後根據戰報所載之信息標注各處兵種之分布,以不同顏色的箭頭顯示雙方各兵種之運動方向以及戰損數目。

      很快,從那些密密麻麻的標注、顏色不同的箭頭,整個戰鬥過程便躍然紙上。

      然後,瓦戛斯凝神注視著輿圖,久久不語。

      杜勒從外邊快步而入,疾聲道:“大帥,阿姆斯兵敗身死,唐軍即將兵臨城下,還請您速做決斷。”

      瓦戛斯回頭看他一眼,奇道:“這有什好決斷的?除去死戰一圖,難道還能放棄泰西封城?”

      杜勒:“……”

      無言以對。

      事實上正如瓦戛斯所言,泰西封城不容有失,不僅僅這座城池象征著帝國對於波斯之統治,更在於一旦泰西封城失陷,唐軍兵鋒便可順著兩河上下遊走、各處擊破,用不了多久整個兩河流域都將都唐軍占據。

      這是絕對不可接受的。

      也就是說無論戰局如何發展,都隻能死守城池、半步不退。

      “傳令下去,任何人不許離開泰西封城,尤其是攜款潛逃者,一旦抓住,格殺勿論!”

      大戰在即,最重要是闔城上下萬眾一心,倘若任由那些貴族、官員、商賈們逃走,軍隊又有什死守的意義呢?

      “是。”

      杜勒領命,趕緊出去傳令,須臾回轉。

      見到瓦戛斯依舊站在輿圖前仔細觀察、苦苦思索,心中焦急卻又不敢催促。

      良久,瓦戛斯吐出一口氣,歎息一聲。

      “帝國危矣。”

      杜勒上前兩步瞅了瞅那張密密麻麻布滿字跡、箭頭的輿圖,奇道:“大帥何出此言?”

      瓦戛斯神情滿是憂慮:“阿姆斯雖然慘敗近乎於全軍覆沒,但是他的排兵布陣、臨場指揮其實是沒問題的,即便換了我去指揮作戰,大概也不會比他強多少,因為這已經足夠好了。”

      杜勒道:“那為何還會遭致慘敗呢?”

      瓦戛斯起身走到桌前倒了一杯黑茶喝了一口:“原因有二,其一在於火器之神威,凡胎肉體無可抵禦;其二在於甲械之精良,帝國兵刃、甲具皆以熟鐵鍛造,然大唐之兵刃、甲具極有可能以精鋼所製。”

      雖然大食還沒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句滿是經驗總結的諺語,但其中的道理還是懂得的。

      無論威力絕倫的火器還是質量更好的兵刃、甲具,在兩軍實力旗鼓相當之時都能決定戰爭之勝敗。

      杜勒感到不可思議:“火器也就罷了,其中原理難以深究,可大唐的冶鐵技術怎能超越帝國那多?”

      由古至今,“煉鋼”都是一個極其困難的技術,鋼製的盔甲、兵刃在大食從來都是奢侈品,非貴族不能擁有。

      可現在唐軍居然全員裝備鋼製盔甲、兵刃?

      簡直不可思議。

      瓦戛斯重新回到桌前將輿圖放到一邊,拿起紙筆開始寫字:“到底是不是如此,隻需親眼看看就知道了。”

      杜勒吃了一驚:“大帥意欲何為?”

      “自是親自率軍與唐軍一戰,探其虛實。”

      瓦戛斯頭也不抬,很快寫好一封書信,裝入信封之中遞給杜勒:“你親自出城將這封信送去大馬士革交到哈發手中,無論如何帝國都要在火器研發與冶鐵技術上獲取突破,否則將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遭受大唐的軍事壓製。”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天唐錦繡》,方便以後閱讀天唐錦繡第5341章 與城皆亡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天唐錦繡第5341章 與城皆亡並對天唐錦繡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