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3章 格殺勿論
泰西封城王宮之前,官員、商賈、百姓、兵卒……眼睜睜看著享有盛譽的主帥瓦戛斯親率騎兵衝入煙火滔天的南城去突襲唐軍,不少人心中惴惴,口中念念有詞,祈求“先知”能夠保佑瓦戛斯旗開得勝,祈求帝國騎兵能夠擊潰唐軍,祈求帝國的統治在這座剛剛攻陷三十年的城池一直延續下去,可以盡情享受肥美的草場、廣袤的良田、勤勞的奴隸……
然而無所不能的“先知”或許未能聽見他們的禱告,當火焰熄滅、從滾滾濃煙之中陡然躍出的並非此前蹈火而去的帝國重騎兵,而是黑盔黑甲的唐軍具裝鐵騎!
人群轟然炸開,彼此奔走呼號、狼奔豕突,整座城池在瞬間陷入無盡之恐慌,無數人扶老攜幼、四散潰逃。
為數不多的軍隊秉持著自身之職責,咬緊牙關、握緊兵器,迅速列陣試圖阻擋衝鋒而來的敵軍。
轟!
奔騰馳騁的具裝鐵騎猛地撞入敵軍陣中,巨大的衝擊力將大食兵卒撞退、撞飛,馬槊深深刺入身體,馬蹄將頭顱踩碎,薄弱的陣列在一瞬間千瘡百孔、支離破碎。
因瓦戛斯一去不回而動搖之軍心,在這一刻轟然潰散。
幸存之兵卒心膽俱裂,丟掉手中盾牌、兵刃,轉身便混入城內混亂之人群向著北城潰逃。
然而鐵蹄錚鳴、轟然如雷,馬槊閃著寒光、沾染鮮血,具裝鐵騎餘勢未減徑直衝向混亂的人群,無分軍民、肆無忌憚的展開屠殺。
作為大唐在天下最為重要之對手,兵部早在多年之前於房俊主持之下展開各種滲透活動,全方位獲取大食軍政文化醫療社會體製等等情報。
大食帝國之所以崛起,就是在常年征戰和劫掠的遊牧部落在一個宗教信仰的整合下,形成了一個龐大的、以對外征服和掠奪為主要目的的軍事集團,這個集團的內部成員普遍具有強悍的個性和足夠的軍事素養,可謂全民皆兵。
必要時候,壯丁、孩童、甚至老人、婦人,都可以操起武器參與征服與掠奪的戰爭之中。
對待這樣一個將征服、掠奪、毀滅融入血脈的國家、民族,不能單純施以仁義,那是婦人之仁,是對自己的殘忍。
所以唐軍得到的命令便是“凡不降者,格殺勿論”!
鐵騎衝鋒、蹄聲如雷,大半個泰西封城鬼哭狼嚎、屍橫枕籍。
潰軍裹挾在人群之中向北逃竄,孰料剛剛到了北城之邊緣便見到唐軍輕騎由東西兩側穿插包圍而來,鐵蹄揚起煙塵,戰馬呼嘯風卷,馬上唐軍張弓搭箭,箭矢如雨、傾瀉而來。
正自倉惶逃竄的泰西封城軍民頃刻間被箭雨覆蓋,割麥子一般一片一片跌倒、慘嚎、掙紮。
“不降者,殺無赦!”
唐軍輕騎收好弓箭,橫刀在手,縱馬駛入人群之中揮刀劈斬,凡站立不跪者皆予以斬殺。
鋼刀加頸、命懸一線,所有幸存者皆匍匐於地,高呼求饒。
什“先知”、什“信仰”,在生死攸關之時皆蕩然無存。
雖然“先知”描述的那個天國是那般美好,但沒有多少人願意去追逐那樣一個虛無縹緲的境界,更多人還是更為在乎當下。
好死不如賴活著……
唐軍將泰西封城團團包圍,不降者予以斬殺,投降者予以整編,老幼婦孺被驅趕至城西東靠河一邊拘押監管,青壯則聚攏在一處打掃戰場,撲滅燃燒的火焰,將屍體運出城外挖坑掩埋,從河中取水清洗街道……
唐軍大索全城,將所有繳獲都匯集於王宮前麵廣場之上。
等到蘇定方由南城入城、楊胄由北城入城,兩人會師於廣場之上見到堆積如山的各種繳獲,皆不由發出驚歎。
兩人下馬步行,楊胄看著正在清點繳獲的數十個軍中司馬,讚歎道:“據說當年大食攻陷波斯人的泰西封城,繳獲之財富相當於幾萬萬錢,運到麥地那的時候幾乎填滿了國庫……今日之繳獲,看上去不遑多讓啊!”
蘇定方搖搖頭:“倒也未必,看上去似乎不少,但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絲綢、瓷器、玻璃,這些東西在大食人眼中價值連城,但在大唐卻不值多少錢。倒是那些金銀還算可觀。”
楊胄隨手撿起一塊裝飾華麗有著大食風格的鏡子,翻來覆去的觀看,好奇道:“據說玻璃乃是用砂子燒製而成,成本極其低廉,價格卻居高不下,太尉也因此賺了金山銀山……卻不知這傳聞是真是假?”
蘇定方負手而行:“這誰知道呢?不過當初我曾聽太尉說過,玻璃的價值非是在於用什原料燒製,而是其采取之工藝涉及‘化學’之奧秘,不是原料值錢,也不是工藝值錢,值錢的是這份奧秘。”
>>章節報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