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2.第1872章 定海港見聞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零點浪漫 本章:1872.第1872章 定海港見聞

      第1872章 定海港見聞

      沒有永遠的敵人,隻有永遠的利益。哪怕大明與海漢之間常年存在領土爭端,但這也並不妨礙地方官員從與海漢的交往中獲取好處。更何況從去年開始,兩國已經就外交關係達成了新的協議,對某些歸屬權不清的地區先共同擱置爭議,以避免兩國之間爆發武裝衝突。當然其實還有一個秘而不宣的原因,就是大明需要在北方戰線上獲得海漢的支持,以抵禦清國的攻勢。

      但在沿海各個州府的地方官員看來,朝廷表現的這種妥協態度更多還是迫於無奈。因為兩國武力存在著清晰可見的差距,大明已經不太可能通過戰爭手段奪回這些地區的實際控製權。而且這跨國貿易所帶來的利益實在太大,大到足以讓很多官員放棄所謂的原則。

      兩國外交關係正常化之後,浙江的地方官員也終於明白了為什南方福廣兩地的實權官員會常年對海漢的所作所為裝聾作啞,因為隻要什都不做什都不管,就會有大量的錢財自動湧入口袋。當個泥菩薩就能有大量香火錢,還能保住治下地區的平安,那誰又會想拿身家性命去跟海漢拚個魚死網破呢?

      更何況那些勇敢嚐試挑戰海漢的人,並沒聽說有誰給海漢製造出了真正的麻煩。曾經鬧得很厲害的人,到後來都無聲無息地從官場上消失了。而其他選擇妥協的人卻很快發現,自己的日子過得越來越滋潤了,海漢能給出的好處,甚至超乎了他們的想象。

      時至今日,江浙地區的官員已經不再將海漢視作洪水猛獸,而是把對方當做了肥得流油的財神爺。至於海漢在舟山群島和某些沿海州縣的小動作,隻要錢到位了,什事都能有商量的餘地。

      從去年開始,便陸陸續續有朝鮮人來到舟山這邊,一開始隻是商人、僧侶和遊學文人,打著民間交流的名義來到舟山,在確認本地官府不會幹涉朝鮮與海漢之間的往來之後,才慢慢有朝鮮官方人員進駐到海漢經營的舟山定海港。當然了,這些人對外並不會宣稱自己是為朝鮮官方效力,以免招來不必要的麻煩,但實際上舟山港這邊的朝鮮會館就是一個半官方性質的使館機構,類似金尚久這樣的官員便是在會館處理與海漢和大明之間的各種外交事務。

      不過金尚久並沒有與這批朝鮮留學人員一起來到舟山,他實際上比他們早了半個月離開漢城,提前到舟山這邊為接待這批留學人員做準備——當然這項工作的主要對象便是世子李溰了,其他人還不夠資格讓他這個新任的禮曹參議跑腿。

      因為在抗清戰爭期間極好地完成了外交任務,引導海漢艦隊在鴨綠江成功阻擊了清軍,憑借著這份功勞,金尚久由原來的正五品禮曹正郎跨級提升為正三品的禮曹參議,今後也算是在朝堂上有一席之地的人物了。

      金尚久倒也沒有因為得到了晉升便得意忘形,他很清楚自己的功勞是從何而來,知道自己若是離了海漢這個靠山,回到漢城去坐衙門,今後的仕途就隻能又回到老樣子。若是還想往上走,那就得繼續跟海漢保持密切的往來,這樣才能爭取到更多的立功機會。

      所以金尚久雖然已經是正三品的高官,但依然還是沒有放棄自己原本在舟山的差事。正好國內要派包括世子在內的一批學員到海漢留學,金尚久便主動攬下任務,重新回到舟山這邊。要論對這邊的熟悉,朝鮮國內無人能及,這個接待任務還真是非他莫屬。

      金尚久其實並不清楚李溰在舟山會逗留多長時間,或許隻是一夜,或許會待十天半月,他也不敢提前打聽這種涉及安全的敏感信息。但他作為臣子,自然是要先做好世子在舟山長住的準備。

      朝鮮在定海港建的會館雖然比不了三亞的使館那大的規模,但考慮到這是朝鮮官方在海外的主要辦事處之一,會館還是備有接待重要人物的預案。金尚久過來之後,便下令按照預案對會館的布置進行調整,將其中的一個院子騰出來作為世子李溰抵達舟山之後的住處。

      從漢城來的船隊停靠嵊山島之後,便已經向定海港發出電報報告了行程,金尚久也從海漢官方收到通知,世子所在的船隊翌日便會抵達定海港。

      雖然海漢在朝鮮的駐軍沒有派出高級官員護送李溰一行,但舟山這邊會由石迪文親自出麵迎接他們。所以這事金尚久還得拿捏好分寸,不能表現得喧賓奪主,搶了石迪文的風頭。

      第二天一早,船隊便從嵊山島開拔,自衢山島、岱山島西側駛過,然後便看到了南邊海麵上的舟山島。船隊從金塘島與舟山島之間的水道穿過,然後折轉向東,便是被一大堆小島拱衛的定海港海灣了。而此處海上航運的繁忙程度,也是讓已經全部湧上甲板看風景的朝鮮學員們大為讚歎。

      謝立今天也登上了李溰所在的船,向他介紹定海港的基本情況:“世子請看,以前方海灣中段突出的那處名叫小竹山的高處為分界線,將海灣分為東西兩個部分。其中東麵是民用和商用的港口,我國與江浙地區之間的貿易大多在此完成。而西麵則是軍用港口,我國東海艦隊的駐地便在此處。不過之前東海艦隊的主力艦隻都已經北上去了貴國助戰,所以目前駐紮在此的作戰船隻也就隻剩十來艘了。”

      李溰心道十來艘戰船要守下這遼闊的東海海域,的確是有點困難,可再一想這邊的大明水師據說連杭州灣都不出了,整個東海上又哪還有什對手能夠威脅到海漢。武裝海盜?江浙沿海幾年就已經被海漢清剿得幹幹淨淨了,活下來的海盜頭子都已經改頭換麵投入海漢陣營效力,不會有人活膩了再去挑戰海漢的威嚴。

      謝立接著說道:“定海港的港口設施已經完成了兩次擴建,第三期的擴建工程也在進行當中,建成之後這將會成為整個東海地區規模最大的貿易港。”

      李溰忍不住好奇地打聽道:“聽說三亞有南海第一港之稱,那這定海港比起三亞如何?”

      這個問題讓謝立稍微思考了一下才作出了回答:“如果要比貿易量,那當然還是三亞更大一些,不過舟山港擴建的空間更大,再過十年二十年,或許情況有所變化也難說。”

      謝立的回答算是比較客觀了,三亞雖然繁榮,但勝利港和三亞港這兩處港灣的空間有限,要再擴建就隻能是往三亞河和臨春河的上遊繼續修建碼頭了,而那樣並不適合作為海港的擴建工程。此外三亞距離大明這個主要貿易對象的確稍遠了一些,遠遠不及香港、澎湖、舟山這些離大陸更近的地方來得方便,舟山在短短幾年中就以極快的發展速度追趕上來,如果能保持這樣的勢頭,再過若幹年之後還真的有可能會趕上並超過三亞。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1627崛起南海》,方便以後閱讀1627崛起南海1872.第1872章 定海港見聞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1627崛起南海1872.第1872章 定海港見聞並對1627崛起南海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