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第1941章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零點浪漫 本章:1941.第1941章

      第1941章

      在海漢官方原本的計劃中,這趟為朝鮮世子準備的考察行程將會成為新聞報道的內容,以此來對外宣傳兩國間的友好關係,同時也借此向本國民眾展示在外交領域所取得的新成就。宣傳部派了洪敬文一路隨行,就是要讓他在第一時間搜集素材撰寫文稿,然後盡快安排在近期的官方報紙上刊出,以此來保證新聞的時效性。

      按照洪敬文的計劃,李溰此行造訪的每一站都會有一篇相應的報道,不過眼下在昌化出的這檔子事情顯然不宜在報紙上披露出來,有損於海漢治安良好的正麵形象,而且會讓外人質疑海漢為外國政要準備的安保措施是否真的可靠。就算要讓宣傳部門報道相關情況,那也得等破獲案件把人抓到之後再視情況而定。

      洪敬文倒是很上道,稍後在了解了案情之後,對張千智的要求也是言聽計從。宣傳部門在此次的考察行程中隻是擔當配角,洪敬文也沒打算要出什風頭,這種題材的新聞稿一個不小心就容易翻船,他身為一名新聞官更是需要小心應對才行。

      張千智認為沒有必要對已經安排好的行程做大的調整,但這事也不是他一人說了算,白克思和喬誌亞當下都在昌化,肯定得由這兩位大人物來做決定。但無論行程修改與否,接下來的時間,他恐怕都得忙起來了,一方麵要與蓋良才一同加強安保措施,另一方麵還要設法偵破昌化這起未遂的襲擊事件。

      白克思和喬誌亞在聽過張千智的分析之後,對其專業能力都是讚賞有加,喬誌亞當即便給予了張千智調動指揮本地軍警力量的權限,由他暫時負責指揮相關的偵搜工作。

      張千智的偵搜思路很清晰,那就是首先要設法追查這十幾人的行蹤,他們從何而來,行動之前藏匿在哪,之後逃往何處,總不可能一點痕跡都沒留下。而且張千智已經根據當事騎兵的描述畫了薛正的大致樣貌,又讓焦炭廠的貨運工頭確認過,接下來便會複製畫像,在本地展開更大規模的調查。

      這幫人既然是假扮新移民身份的搬運工,那其主管單位,本地的民政管理機構也加入到了協查的工作當中,去那些新移民聚居的棚戶區向民眾了解近期是否有這一幫人到來。同時張千智也沒放過另一種可能,這些人隻是在行動期間才扮作搬運工,而其他時間則可能是以來到昌化暫時逗留的商人、水手等身份出現。所以縣城內外大大小小的旅店、飯館、酒館、茶鋪等等,也都成為了尋找其行蹤的調查對象。

      要完成這種大麵積的摸排調查,所需的人力也不是小數目,好在張千智得到授權可以調動本地軍警力量,所以從午後開始,各路人馬在昌化縣城內外展開了細致的調查。而張千智暫時還沒法去到一線,他得抓緊時間與臨時從本地找到的兩名畫師多畫幾幅嫌疑人的肖像,以便一線調查人員能更快確認其行蹤。

      李溰並不知道海漢人為了上午一起並未實施的疑似襲擊行動做出如此之大的反應,他還真的以為喬誌亞將原本定在工業區的午餐改為回到大嶺莊園是因為白克思的到來。不過吃過午飯之後,海漢的兩名高官便稱有公務要處理,先行告退了,也沒說下午的參觀安排是否照原計劃執行。而海漢的幾名隨行官員也是不停進進出出,似乎有不少事情需要他們出麵處理。李溰向田征詢問下午的安排,也沒有得到一個明確的回應。

      “世子,海漢這邊好像是有什狀況,可能跟上午在工坊聽到的消息有關。”李希倒是頗為機警,趁著沒人的時候向李溰報告了自己的發現:“那位蓋上尉中午都沒歇著,一直在給他那些下屬訓話,我去近處聽了一陣,都是在強調要如何加強安保措施。”

      李溰道:“或許真是有人想要對海漢高官不利,我倒是很想去看看海漢人怎處理這種事件,但估計他們不會給這個機會。”

      李溰對此表現得很輕鬆,但如果讓他知道事件的主角其實正是自己,那或許就會有不一樣的感受了。他以前在國內的時候並未遇到過類似這樣的情況,也從未想過在海漢境內會有人針對他製定襲擊計劃,反倒是對於眼下的狀況頗感興奮,想要去了解海漢人的處理方式。

      李希勸道:“世子不用去問了,他們既然不肯主動說明,那應該就是有不便讓我等知曉的情況。”

      李溰點點頭道:“你說得對,海漢人好大喜功,若是他們有把握能辦得漂漂亮亮的事,那肯定會主動向我們展示以宣揚實力。他們這般遮遮掩掩,多半事有蹊蹺,若去找他們打聽,恐怕會讓他們麵子上過不去。”

      李溰跟海漢人打交道的時間長了,便也注意到這個群體對外非常講究麵子,尤其喜歡向外國人展示本國光鮮亮麗的一麵——比如李溰在來到海漢之後的所見所聞就是這樣,他在絕大部分時間所接觸到的環境都是海漢官方的安排。這就像是有一個環繞著他的舞台,力求隨時將完美的景象展現在他眼前。

      當然了,走的地方越多,對海漢的了解越真切,李溰也能逐漸意識到這個國家可並不是表麵上看起來的那樣美好。在繁榮的城市邊緣,也有下等人聚居的破爛棚戶區;據說是整個南海開采規模最大的鐵礦,那礦坑不知道葬送了多少苦役囚徒的性命;還有這個被海漢高官稱作“國之重器”、“工業基地”的昌化工業區,常年處於濃密煙塵籠罩之下,這地方的環境甚至都不適合人類長期居住。

      海漢的強大無可置疑,但這種強大也不完全是靠著海漢人吹噓的各種先機技術撐起來的,而這一點如果不是親自來到海漢國,大概是很難想像到這樣一個國家也有野蠻甚至原始的一麵。

      當然了,李溰很清楚自己這趟行程的目的可不是挑海漢的毛病,而是要在參觀的這些項目中找到適合本國的部分,去考慮該如何將海漢經營這些產業的長處引入朝鮮。在已經參觀過的幾處地方,李溰認為本國可以成功效仿的部分還是挺多的,那些需要蒸汽機的生產環節也可以用人力來補足。不過海漢這些產業在開發階段的投入極大,對於目前處於戰後重建期的朝鮮來說是不小的難題。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1627崛起南海》,方便以後閱讀1627崛起南海1941.第1941章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1627崛起南海1941.第1941章並對1627崛起南海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