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70.第2370章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零點浪漫 本章:2370.第2370章

      第2370章

      陳一鑫喝了兩口熱茶,原本就不多的睡意也被迅速驅趕得幹幹淨淨,當下便讓馬玉玲先回房休息,打算再看一看近日尚待處理的一些公文。

      金州治下地區的人口和麵積都比較有限,民政方麵需要陳一鑫親自過問的事情其實不算太多,他忙的時候就直接交給手下如劉尚、金平等民政官員去處理。不過有空的時候,他還是會親自看一看近期各個部門匯總的數據資料和各種報告,以及從其他地區轉發過來的一些信息。

      特別是山東方麵的信息,陳一鑫都會專門花時間關注。芝罘島和福山縣的控製區目前都仍是由他兼管,而去年入冬時又有消息稱登州當地官府對於福山銅礦虎視眈眈,雖然這個冬季沒出什狀況,但陳一鑫也不敢太大意,還是一直在跟進當地的情況。

      芝罘島和福山銅礦兩處地方一直是由海漢軍方直接進行管理,而福山縣當地的民政、商貿、運輸等事務,甚至包括代為出麵跟官府打交道的差事,則已經有相當一部分交給了馬家來負責。

      如果嚴格來講,這種做法當然是有公器私用的嫌疑。畢竟馬家在掌握了這些海漢賜予的資源後,稍加利用便將其轉化了為大量財富,迅速成為了登州地區實力首屈一指的地方豪強,這是任何人都無法辯駁的客觀事實。

      如今馬家莊已經發展為馬家鎮,成了山東半島遠近聞名的貿易中心,甚至不乏有商人從河北河南等地運貨過來。而馬家利用主場之利,加上海漢給予的多種獨家經營權,僅僅隻需做些左手進右手出的簡單操作,便已經賺得盆滿缽滿了。

      而馬家起勢之後,在當地的影響力也水漲船高,甚至已經蓋過了福山縣衙。馬東強雖然沒有什官方身份,但實際上已經成了福山縣的隱形知縣,很多時候縣衙那位說話還沒他管用。

      陳一鑫對馬家的這種扶持看起來似乎不太合規矩,但實際上卻是執委會默許的做法。海漢在大明境內控製的這些地區,不僅需要一些熟悉情況且利益相關的當地人效力,更是要讓明人意識到為海漢效力所能獲得的種種特權和好處。而陳一鑫的老丈人馬東強,其家族利益已經與海漢牢牢綁定在了一起,無疑就是極為合適的扶持對象了。

      換句話說,馬家就是海漢有意推出的“榜樣”,馬家的快速發跡,便是要讓明人意識到與海漢進行合作的好處。

      而反過來馬家上下為了自己的家族利益和長遠發展,也會主動去維護與海漢的合作關係,並努力完成海漢交付的種種任務,其中也包括了一些本應由福山縣衙處理的事務——扶持地方豪強架空當地官府,本就是海漢在對外擴張過程中慣用的手段之一。

      當然陳一鑫也不是對山東這邊完全撒手不管,他要求馬家必須定期提交書麵報告,對福山縣當地的各種情況都要如實上報,同時執行自己下達的各項指令。從某種程度來說,馬家其實也就相當於海漢所轄的基層行政部門,隻是目前並沒有給予其正式的編製而已。

      陳一鑫很快就從書桌上的文件中翻到了山東送來的報告,這是一個蓋有馬東強私人印鑒火漆封印的大信封,封皮上沒有別的字跡,隻有一個軍郵的郵戳,表明這份報告是經由軍方的郵政渠道送到金州來的,這也可以算是馬家能享受到的小小特權之一。

      陳一鑫印象中這份報告應該是在前天送到的,不過最近這兩三天都在忙著處理滿清要求停戰議和的事情,所以還沒有來得及拆封審閱。

      陳一鑫用桌上的裁紙刀刮去信封上的火漆封印,抽出了邊的信紙。紙上熟悉的字跡,陳一鑫一眼便能認出這是薑盛的字跡。通常福山縣送來的書麵報告,都是由薑盛執筆,畢竟他是馬東強的大舅子,算起來也是半個馬家人,辦事一向穩重可靠,當然最關鍵的是馬家上下文化程度最高的就是薑盛,這種需要一定文筆功底的差事,也隻有他最為勝任了。

      薑盛顯然也清楚陳一鑫目前最為關注的問題是什,所以開篇便向他報告了近期登州官府的動態。

      登州官府近期並沒有向福山縣調動兵力,但卻有了別的新動向,福山縣衙接到了登州知府陳鍾盛的命令,要求他盡力組織縣的民夫和退伍老兵,盡快前往登州府報到。

      這種反常的現象自然瞞不過馬家的耳目,經過調查之後,他們倒是得知了一個驚人的消息。

      清軍自去年冬天分東西兩路攻破長城之後,便往南邊一路殺了下來。其中由多爾袞所率的部隊,更是在京畿地區一路連下四十三城。但這次清軍沒有像往年那樣得手之後就停住腳步撤回北方,而是抓住明軍不敢出城野戰的空檔,繞過京城殺進了河北,直奔山東而來。

      新上任不久的兵部尚書楊嗣昌認為德州是清軍南下的必經之地,於是便傳檄山東巡撫顏繼祖,讓其集中兵力在德州阻擊清軍。

      這位顏大人的前任朱大典、李懋芳在山東巡撫這個職位上都結局不佳,一個是任期內發生了登州之亂,另一個則是侵吞軍餉被彈劾,都是灰溜溜地走人。他可不想自己延續前任的黴運,於是便想盡力在任上做些成績出來,早早便已按照楊嗣昌的要求,將山東境內的兵力調到德州集結,試圖在戰場上打出一些成績來彰顯自己的能力。

      登州駐軍作為山東主要的戰力之一,自然也在受命調動的名單中,所以去年登州府衙對福山銅礦表態之後就沒了下文,這就是其中主要原因之一。駐軍都被調走了,自然也就沒辦法繼續以強硬態度處理福山銅礦的問題了。

      但這兵部尚書楊嗣昌本是個主和派,從上任之後便勸說崇禎與滿清議和,隻是被朝中言官上書彈劾,崇禎也不敢對其明確表示支持,所以未能得逞。由這樣一個人來組織指揮針對清軍的阻擊戰,其效果可想而知。

      楊嗣昌認定清軍南下必攻德州,但卻沒顧及這德州方圓百全是平原地帶,不但無險可守,而且騎兵在這種地形上的推進速度極為迅速,根本不是死守城池能夠解決的局麵。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1627崛起南海》,方便以後閱讀1627崛起南海2370.第2370章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1627崛起南海2370.第2370章並對1627崛起南海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