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84.第2384章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零點浪漫 本章:2384.第2384章

      第2384章

      根據執委會所掌握的礦藏資料,山東的金礦儲量是全國最高的地方,而這些礦脈又大多集中在膠東半島地區。招遠、掖縣、平度、乳山、牟平、棲霞等地都有分布,其中又以招遠、平度兩地的礦脈最為集中,而且埋藏較淺便於露天開采。

      而根據史料記載,最早在北宋時期的景德四年,即公元十一世紀初,宋真宗便派了大臣潘美到招遠地區督辦玲瓏山金礦的開采事務。當時登萊兩州的黃金年產量近萬兩,約能占到全國黃金產量的九成左右。而到元代,朝廷進一步加大了對膠東金礦的開采力度,產量比宋代產金高峰期的皇祐年間足足高出了一倍有餘。

      到了明代,這一地區的金礦自然也被繼承下來,明神宗還曾派了大批太監到地方上監督金礦開采。隻是這些監督措施並未起到應有的作用,登萊地區的金礦產量非但沒能得到提升,下滑到僅有元代最高產量的六分之一左右。天啟年間熹宗還派了魏忠賢到登州監督開采事務,但同樣也未能起到實際作用。發生於1631年的登萊之亂,更是摧毀了這一地區幾乎所有的礦場,雖然近幾年慢慢在重新複工,但相關技術人員在戰亂中的嚴重流失導致生產效率也隨之下降,如今的產能較之以前已經下滑了太多。

      而原本在這一地區以挖礦為生的礦工,近幾年卻有不少人陸陸續續跑去了福山縣,變成了為海漢效力的礦工。原因無他,還是因為海漢給的待遇更好,能保證礦工們的生計。

      通過這些跳槽的礦工,海漢也就慢慢獲知了關於招遠地區金礦開采狀況的信息。舊的礦脈經過幾百年的開采之後,礦藏已經逐漸枯竭,產金量慢慢入不敷出,難以維持礦場的正常運轉。而官府又沒有能力探尋到新的礦脈,所以招遠地區的金礦產業就逐漸衰敗了。

      但這樣的信息與海漢高層所掌握的情況顯然是不相符的,招遠地區的金礦即便是到了幾百年之後也遠遠還沒有枯竭,除了前幾個世紀由官府組織開采的玲瓏山金礦外,招遠縣內的阜山、羅山、金華山等地,還散布著大小千條金礦礦脈,其中不乏儲量大、品位高、埋藏淺、易開采的上等礦脈。隻是當下這個階段官府的探礦能力已經幾近於無,所以開采規模也在逐年萎縮,這無疑便是給海漢提供了施展手段的舞台。

      當然了,考慮到招遠縣的地理位置距離海漢控製的福山縣還較遠,而且開礦參與人數眾多,難以保守秘密,一旦海漢在該地區開采出新的金礦,勢必很快就會引發大明的關注,屆時再為礦脈所屬權發生爭奪,甚至爆發武裝衝突,那對海漢而言也將是一個麻煩事。

      所以此事雖然已被提上了議事日程,但海漢高層也沒有匆忙作出決定,還是要先做好萬全的準備之後再考慮動手。

      從地理環境來看,海漢很難完全複製之前在福山縣的操作方式,去占領地處內陸山區的招遠縣。而且兩地間相距百餘,中間幾乎都是山地丘陵,陸上交通並不便利,不管是運輸物資還是調遣兵力都是一件麻煩事。

      如果要想通過軍事占領來實現目的,那海漢需要投入在這一地區的資源就實在太多了,大明也不太可能坐視海漢在山東搞出這大的動靜,一旦發生大規模的武裝衝突,就將會影響到兩國間的外交關係,這並不是海漢願意見到的情況。

      相較於兩國貿易為海漢在各個領域造就的巨大收益,在招遠開采金礦所能創造的價值僅僅隻局限於經濟方麵,孰輕孰重,海漢高層自然看得很清楚。即便要開采招遠金礦,那也必須是在保持現有外交關係的前提下再進行實施。

      在當地尋找未經開采的礦脈,對海漢來說並不存在技術上的難度,資料庫就有後世這一地區的各個金礦開采點,多派些專業人手到當地去按圖索驥,要找到一處合適目標無非就是時間問題。

      真正的難題還是如何能在開采礦脈的同時還與當地官府處好關係,不會因為礦藏的所屬權而翻臉。要營造出這樣的局麵,唯有提前收買當地官府,達成利益同盟才行。

      這種牽涉甚大的事情,當然也不能交給普通人來操作,所以**便接手了這項任務。郝萬清在此之前多次以富商身份造訪招遠縣,一來二去跟本地的穀知縣搭上了關係,確認此人可用錢財收買,然後慢慢便一起琢磨出了一個操作方案。

      海漢先找一處合適的礦脈,然後穀知縣會以官府的名義出麵將這處礦脈納入到“官礦”的名冊中,但具體的開采事務則全部交由海漢操作。每年會通過正規渠道向大明上繳一定數目的黃金,以保證相關開采活動的合法性。

      而穀知縣當然也會按一定的比例從每年產出的黃金中獲得數目可觀的分紅,他將負責搞定由朝廷製定的各種監督措施,保證海漢能夠在招遠縣不聲不響地從事開采活動。

      當然了,即便是有來自地方官府的掩護,海漢在這的開采規模也不可能像福山銅礦那樣張揚,否則根本就瞞不過有心人,屆時還是不免會與大明產生衝突。而且招遠縣衙提供的掩護到底能做到什樣的程度,目前也完全是一個未知數,這要操作起來勢必還會出現很多無法預計的問題,風險其實並不小。

      但就在海漢逐步推進此事的時候,清軍打進山東了。整個山東境內在很短的時間內就陷入了混亂之中,各州府縣自顧不暇,也不會有人在意海漢在這個時候所做的小動作。

      郝萬清希望能夠抓住這個時間窗口,盡可能將招遠的不安定因素都排除掉,比如說朝廷派來的工程技術人員和監工官員,要是讓這些人發現了新礦的秘密,上報給了大明工部,那就前功盡棄了。而眼下發生在山東的這場大亂,便能給海漢的秘密行動提供最好的掩護。

      不過山東戰亂所造成的影響實在太大,郝萬清也不得不先暫停了手頭的任務,將龔十七等人派去濟南府方向搜集戰況情報。直到龔十七回到招遠縣,才抽出時間去預定的地點取回采掘的礦石樣本,正好能壓著任務的時限把這些樣本送回芝罘島,由專業人員去完成下一步的檢驗工作。

      當然這大的事情,僅靠**這點人手也很難包攬下來,軍方的介入是遲早問題,龔十七在與孫真的交談中誤以為對方已經知道了這些安排,來招遠除了引導難民前往福山縣之外,還順帶來跟進金礦相關的事務,所以才會露了口風。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1627崛起南海》,方便以後閱讀1627崛起南海2384.第2384章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1627崛起南海2384.第2384章並對1627崛起南海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