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第230章 人口結構與土地政策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零點浪漫 本章:230.第230章 人口結構與土地政策

      第230章 人口結構與土地政策

      在穿越集團治下的歸化民群體中會不會出現排外的狀況?這個問題的答案毫無疑問是肯定的。勝利港地區的原住民隻是少量的漁民,頂多再加上內陸地區的黎苗兩族山民,這些人雖在初期占據了歸化民的絕大多數,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外來移民不斷湧入,勝利港地區的居民結構也在不斷地發生著變化,本地人的數量優勢正在逐漸淡化,外來人口慢慢開始成為歸化民的主體,而且這也將是未來數年中三亞地區人口變化的主旋律。

      這種人口變化趨勢會在民間造成多大的影響,目前執委會還不能倉促下定論,但可以肯定的是將來必定會出現很多新舊勢力之間的衝突——類似的事件早在幾個月前就已經開始出現,最嚴重的一次便是農場公社械鬥案。那次死傷數人的大規模械鬥是截止目前為止最嚴重的一起民間治安案件,其起因便是新舊歸化民之間的矛盾。

      雖然執委會在事後的反應和處置都十分迅速,並且也因此開展了基層民政機構的建設,逐步開始培養歸化民幹部,但所有人心都很清楚,這些製度措施並不能完全杜絕民間的這種矛盾。事實上根據軍警部門的統計,在現有的治安案件中,涉案雙方分別為不同批次歸化民的比例超過了八成,這一數據足以表明新舊歸化民之間的矛盾仍然還是目前民間的主要內部矛盾。

      按照後世比較成熟的社會學觀點,排外算是一種人性的劣根性表現,而持有這種觀念的人往往都是這個地區內的弱勢群體,愚昧、無知和偏見才造成了這樣的社會現象。執委會要想緩解或是根除由此所帶來的各種社會矛盾,那首先還是得要在輿論上進行導向,並且通過提高歸化民的受教育程度來逐步改變這種社會現象。

      但說得容易,做起來難,排外這個現象在二十一世紀都仍然普遍存在並且難以根治,就更不用說十七世紀的現在了。在穿越集團目前所收羅的歸化民中,絕大部分都是貧苦百姓,九成以上的人都沒有接受過正規的文化教育,真正能識字念書的人不足一成。這種狀況固然跟封建王朝千年來采取的**策有一定的關係,但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早期投奔勝利港的移民有絕大部分都是為生計而來,其家境根本供養不起讀書人。而穿越集團目前的威望和名聲也遠遠還沒有達到能夠吸引四方人才爭相投靠的地步,甚至連落魄文人都極少,有相當一部分民眾甚至都可以直接劃入到“無知”的範疇,民眾素質還處於一個相對較低的水平。

      另一方麵,這些移民來到勝利港的時候往往都是拖家帶口一大幫子人,甚至也不乏以宗族為單位的大家庭整體遷入。這些移民在進入歸化民體係之後,往往還是將家庭宗族作為自己所依賴的社會關係,而這種依附關係存在的最顯著後果就是以宗族為單位抱團,遊離於現有的民政製度之外,在很多時候這就成為了民間治安事件的源頭。

      而接下來大規模的北越移民遷入又將打來新一波的抱團潮,這些背井離鄉的百姓在抵達一個完全陌生的新環境之後,抱團以維護自身利益幾乎是他們必然的選擇。屆時會出現的問題不但是新舊移民之間的排外情緒,恐怕還會因此而誕生新的矛盾,比如說地域歧視。

      地域歧視對穿越眾來說也不是什新鮮玩意兒,後世一國之內各省之間,一省之內各市之間,乃至更小的地域範圍內,都存在著這種由於地域文化差異引起的社會現象。而它將會給穿越集團所製造的麻煩,一點也不會亞於早期的移民排外思想。最讓執委會頭疼的是,這個坎是肯定繞不過去的,而且隨著移民來源的不斷增多,這種情況搞不好會越來越嚴重。

      陶東來將其中的要害之處進行解說之後,在座眾人都陷入深思之中。這樣一個社會不安定因素如果不能得到妥善解決,那就是給今後的移民工作埋下了定時炸彈,說不定什時候就會出了大亂子。

      最先開口的是邱元:“既然後世也存在這些問題,存在即是合理,我們想要杜絕這些現象肯定做不到,堵不如疏,倒不如想想辦法,看如何能夠緩解可能出現的衝突。”

      馬力科說道:“如果按陶總所說,未來的一年內有幾萬越南移民遷入三亞地區,那越籍歸化民的數量搞不好會達到其他歸化民的七八倍之多,人口比例要是突然拉這大,不出問題幾乎是不可能的。”

      陶東來很敏銳地捕捉到馬力科這話隱含的意思:“你的意思是說,關鍵還是要讓三亞地區的歸化民結構能保持平衡?”

      張廣愣愣地問道:“都說了有幾萬越南人要遷進來,其他地方的移民又來得慢,那還怎保持人口結構平衡?”

      “笨死了!”趙曉若恨鐵不成鋼地瞪了張廣一眼:“要保持三亞地區的人口結構平衡,直接限製進入這片地區的越南移民數量就行了!”

      “那多出的移民怎辦?”張廣還是沒理解這幾人到底在說什。

      “多出的移民可以安置到海南島的其他地方,以拓殖點的方式開發無人區。”此時陶東來腦子已經形成了比較清晰的思路:“鶯歌海、石碌,光是開發建設這兩個地方需要的人口就至少上萬,而且現在海南島西海岸有大片的沿海平原可以用來搞規模化的農業開發,莫說兩三萬人,就是二三十萬人也可以安置下去。”

      “分配到這些地方去建立拓殖點的越南移民可以有計劃地進行篩選,按籍貫盡可能集中到一地,這樣就不會在安置初期出現排外或者地域歧視之類的問題。”馬力科也不失時機地補充道。

      “隻要保證三亞核心區域的社會穩定,外圍的拓殖開發地區可以作為次級單位來慢慢解決實際中出現的問題。”邱元也趕緊獻計獻策。

      眾人你一句我一句,逐步完善了這個構想,不知不覺中似乎已經看到了解決問題的曙光。不過張廣還是很不識趣地在這個時候給眾人澆了一盆冷水:“前幾個月開發黑土港,現在籌劃鐵爐港,都已經讓上上下下所有人忙得雞飛狗跳的了,要是幾萬人在海南島上搞拓殖,實現起來恐怕不會是嘴巴上說說那簡單吧!”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1627崛起南海》,方便以後閱讀1627崛起南海230.第230章 人口結構與土地政策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1627崛起南海230.第230章 人口結構與土地政策並對1627崛起南海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