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6.第246章 金融體係的推廣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零點浪漫 本章:246.第246章 金融體係的推廣

      第246章 金融體係的推廣

      在魏平向崖州發出了第一封勸說書信之後,港區管委會便已經安排人開始修建新的榆林巡檢司衙門。不過因為最近開發鐵爐港的關係,建設部下屬的建築工人有大部分都被派往了鐵爐港做事,因此巡檢司的修建進度隻能用相當緩慢來形容,開工十多天隻是完成了基本的地麵排水溝和地基修築而已,連房子的影子都還沒見到。魏平雖然心中很是急切,但他也不敢去催促建設部的人——建設部可是陶東來陶大首領直接主管的衙門,萬萬得罪不起,這中間的利害關係,魏平倒是很明白的。

      而且現在工程受到拖延的也不止巡檢司一家,巡檢司左右兩邊的“安全保衛處”和“港務中心”,也同樣隻完成了前期的地基工程,並沒有得到任何的特殊照顧,這更是讓魏平挑不到任何的毛病。

      巡檢司沒有建好,並不代表魏平這幫人就不用做事了。這天一早,便有人通知了魏平,讓他整隊集合,到碼頭執行任務。這種所謂的“任務”,魏平也不是第一次接到了。從九月開始,每次有大宗的移民抵達勝利港,相關部門都會把巡檢司這幫人拉出來到碼頭上亮個相,以便對新移民起到安撫和震懾的雙重作用。魏平不緊不慢地集合好隊伍,穿戴整齊,帶上巡檢司的旗幟到了碼頭上,開始了又一次的表演。而這次看到十幾艘船同時進港的景象,巡檢司這幫人也都議論紛紛,猜測是不是海漢人又有了新的據點要開發。

      有大量的民兵和保安在場,維持秩序這種事情就不需巡檢司插手了。此時任亮派人來向他們傳達了新任務——去見一見剛剛抵達此地的一批廣州來的客商。魏平這才知道,原來這支船隊有一多半的船都是從廣州過來的。而任亮叫他過去“見一見”的目的,魏平也很明白,就是要以官方身份對這些外來人先進行一番訓誡,免得他們在勝利港惹是生非。

      於是魏平帶著一幫手下又連忙趕到另一個碼頭,對剛剛下船的幾名廣州客商作了簡短的訓話,內容無非是告誡他們在勝利港期間要老實一點,服從港區管委會的安排,如果在勝利港期間違法亂紀惹出什麻煩,那就不要想回廣州了。

      魏平的這番訓話非但沒有引起客商們的反感,反而是讓他們更加放下心來。這些海商中有好幾人都並未到過海南島,在海上漂了幾天之後根本就辨不出方向,雖說知道這勝利港就在崖州附近,但具體在什位置卻並沒有一個清晰的概念,如今看到這有巡檢司的人駐紮,起碼可以肯定這是在大明朝廷的治下了——至少在他們眼中看來是這樣。

      到了這,巡檢司的任務就算是基本完成了,剩下的事情將由港區管委會來接手。任亮帶著興趣盎然的一幫新人先參觀了正處於開發狀態中的勝利港商務區,並向他們簡單地說明了設立這個商務區的意義和商務區的一些對外政策。

      幾乎所有的客商在聽到勝利港的免稅政策時都是眼前一亮,這種政策對於常年從事大宗海上貨物運輸的商家具有極強的吸引力。如果每次交易能夠省下數百兩的稅賦,那整年下來這筆省下的支出就非常可觀了。相比之下,從廣州將貨物運來勝利港,這中間所需的運費反倒是成了小數目。

      任亮介紹道:“剛才各位已經看到我們正在擴建這的港口,等建成之後,可同時停靠三十艘以上的大型海船,並且會配備專門的貨物裝卸隊伍,務求達到貨物吞吐的高效有序。另外請各位老板記住,隻要是我方購買的貨物,在勝利港卸貨一律不會另行收取費用,當然,各位在我們手上購買的貨物,自然也不會有裝船的費用。”

      有客商問道:“但我們運來這的貨物,或許需要跟其他商家進行交易買賣,不知貴方是否會向外來客商提供專用的交易場所?”

      任亮點頭道:“我們稍後會在港口修建一個專用的交易中心,實時公布各種貨物的價格和需求,以方便各位老板獲知本地商品行情。而且我們還會為交易的雙方提供第三方的風險擔保,買方可以把銀子存入交易中心,驗貨滿意之後開出票據,賣方拿著票據到交易中心領走銀子,大家隻要采用這種方式交易,都不必再擔心上當受騙。”

      “那這種交易擔保是否需要收取費用?”又有客商問道。

      任亮笑道:“既然是我方提供了服務,又承擔了一定的風險,那收取一點服務費也是很正常的。不過請大家放心,我們收取的費用是極低的,僅僅隻向交易成功的雙方各收取交易金額千分之一作為服務費。”

      眾人一想,這一千兩才收一兩銀子,其實跟沒收也差不多,何況人家還要提供各種服務手段,相比大明治下三十稅一的商稅而言,這點費用簡直就低得可以忽略不計了。

      一名胖乎乎的客商一邊擦著額頭的汗水,一邊用潮汕口音提問道:“若是銀錢來往數目巨大,從廣州運來多有不便,貴方可有解決之法?”

      “這個問題我們早就考慮到了,老板們可以把現銀存入勝利港的錢莊,直接用錢莊開出的銀票劃賬交易,明年我們還會開通勝利港與廣州的通存通兌業務,隻要是我們海漢錢莊開出的銀票,都可以在兩地自由兌換現銀。”任亮很是賣力地向這些客商進行宣傳推廣:“換句話說,大家以後來勝利港做買賣不用攜帶大量的現銀漂洋過海,隻需要在廣州把銀子存進我們的錢莊,拿著銀票來勝利港交易就行,完事之後回到廣州再提走現銀,安全省事又方便,而且還不用因為回去的時候攜帶現銀而被市舶司征收加增餉。”

      加增餉是市舶司針對那些到呂宋交易的海商而設立的稅種,這些海商在回程時往往沒有什貨物,而是大量的墨西哥銀元,市舶司就增設了這一個稅種來填補稅製上的漏洞。而任亮所提出的這個辦法不但能夠免去海商們來往兩地運送大量銀錢的風險,而且也可以讓海商們在回到廣州時“合理避稅”,逃過加增餉的征收。

      雖然現在穿越集團的貴金屬存量並不算很大,但金融部門已經迫不及待地要將銀行係統納入到商貿體係中來。施耐德從廣州也打了幾次報告回來,說明兩地間建立通存通兌體係對擴大勝利港貿易量的好處。執委會自然也知道錢莊銀行都是一本萬利的好買賣,並且的確能夠大大地促進客商到勝利港交易的熱情,但鑒於目前兩地之間的航運班次還沒有固定下來,而設立兩地之間的錢莊必然會牽涉到大量錢財的運輸,這個經濟擴張計劃才不得不延後一段時間,等到海上運力有所緩解之後才會實施。

      不過相比運作,要獲得海商們對錢莊的信任才是難事。把實實在在的銀子換成幾張紙,在這個時代的商人們看來嚴重缺乏安全感,因為大明寶鈔的教訓還依然曆曆在目。

      大明寶鈔作為大明當權期間唯一官方貨幣,從洪武八年開始發行,到正德年間因為貶值嚴重導致民怨沸騰而不得不廢止,一共流通了二百七十多年。從那以後,大明國民對於紙鈔紙票就有了自然而然的排斥心理,因為誰都不知道這玩意兒的有效期能有多長時間。官方發行的貨幣尚且如此,要想讓這些商人認可海漢的錢莊銀票就更難了。

      這些人不比得本地使用流通券的歸化民,歸化民接受流通券的最初原因主要是因為沒有其他的選擇,因為在勝利港已經無法使用銅錢、銀兩進行普通的交易買賣,想買任何東西都必須使用流通券才行。在長期的使用當中,民眾也就慢慢接受了這種流通券形式的貨幣,何況勝利港的物價因為執委會的刻意控製,一直都保持在相對較低的水平,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流通券的購買力,從而給予民眾足夠的信心去持有和使用。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1627崛起南海》,方便以後閱讀1627崛起南海246.第246章 金融體係的推廣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1627崛起南海246.第246章 金融體係的推廣並對1627崛起南海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