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2.第1612章 奔赴三亞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零點浪漫 本章:1612.第1612章 奔赴三亞

      第1612章 奔赴三亞

      邱元的自誇讓費策賢頓時有些熱血上頭,大明好歹也是東方最為強大的國家,怎可能再過一百年還造不出這種船,想當初三寶太監下南洋,那些巨大的寶船難道是從天上掉下來的?當然了,費策賢也不得不承認,即便是那些征服了整個南洋的寶船,真要在海上作戰的話,也不見得能打得過海漢這種火力強勁、航速驚人的戰艦。

      邱元接著說道:“費大人可能會認為我是在吹牛皮,但這就是事實,海漢在武器裝備方麵所擁有的優勢,不管是大明還是其他國家,都不可能追趕上來。或許費大人認為造船是一件簡單的事,但造戰艦跟造普通民船可是不一樣的概念。等到了三亞之後,如果執委會安排了參觀勝利港造船廠,費大人應該就會對此有更深的認識。”

      勝利港造船廠對外界來說也是一個特殊的存在,凡是到過勝利港的人,都會對港灣內停泊的大鐵船印象深刻,時間一長,這大鐵船就成了勝利港造船廠的廣告牌。稍微對內情了解多一點的人,就知道海漢海軍的主力作戰艦船幾乎全部都是在勝利港造船廠建造,其造船規模和技術水平的確遠超大明,號稱南海第一造船廠可不是浪得虛名。

      能夠從勝利港造船廠訂購到作戰船隻的客戶,除了海漢海軍之外,也就隻有安南、福建水師等寥寥幾家,當然如今還要加上一個新近拿到訂購機會的荷蘭東印度公司。而勝利港造船廠麵向外界的技術轉讓,也僅限於“探索”級這種在海軍作戰編製中噸位最小的戰船,稍大一號的“探險”級就不在此列了,至於“威嚴”級戰艦,那更是就算有錢都買不到的特殊存在。

      不過以費策賢的見識,造船對他而言實在有些陌生,他也很難想像出造船這個行當的頂尖水準究竟是個什狀況。這不比得槍炮射擊那直觀,如果一點都不懂造船和航海方麵的學識,那也很難理解海漢在這個領域的技術優勢究竟有多大。就像沒上到戰場之前,沒人會認為海漢軍真的不可戰勝,也隻有在生死立決的戰爭中才能比較出來誰的戰船更為厲害。

      讓費策賢稍稍覺得有些惋惜的是,邱元並沒有安排他搭乘戰船出航,隻是在甲板上走馬觀花地看了一圈,然後便下了船。這使得他想要一窺海漢海軍戰力的打算基本落空,但又不能在邱元麵前表現得太過明顯,畢竟他的身份實在太敏感,要是表現出過強的求知欲,那對方可能會有所誤會。

      當然了,外交使節身負搜集軍政情報的任務,這是雙方都心有數的事情,也都會很有默契地不去戳破這個真相。海漢安排費策賢參觀軍營,是為了向其展示武力,而這種展示點到為止,則是要避免讓他收集到更關鍵的軍事情報。

      接下來的兩天時間,邱元依然是為費策賢安排了在本地的遊曆參觀活動。海口雖然不及三亞繁榮,但作為曾經的瓊州府政治經濟中心,這的經濟狀況其實並不差,邱元上任之後一直著力將海口市打造成為海南島北部的主要貿易港,到目前為止來看,這的確是正確的發展方向。由於這與大明僅隔了一道瓊州海峽,航運往來十分便利,因此很多從大陸運過來的原材料都會將海口港作為目的地。而海口也充分利用了地理優勢,在本地興建了不少深加工作坊來消化這些大明運來的原材料。

      海口境內有南渡江這條水脈,因此這些加工作坊也大多依水而建,充分利用水利條件。一些有官方背景的作坊,還會裝備蒸汽機作為動力,提升加工效率。這對於費策賢來說,又是一種新奇的體驗。

      費策賢在來海漢之前也曾經聽說過蒸汽機的存在,但無論描述得多詳細,也還是抵不過親眼看到這種機械裝置運作時所受到的震撼。

      “費大人,你現在所看到的就是新的時代,我國稱其為——工業時代!”邱元不無驕傲地向費策賢介紹眼前一台用於榨油的蒸汽機:“用這台蒸汽機來榨油,效率是人工榨油的五十倍!畜力的二十倍!過去要一個月才能榨完的油量,現在隻需要一兩天就能加工完成了。”

      費策賢道:“但此物看起來製造不易,而且需要不斷用煤,這成本應該也得要記入油料之中吧?”

      “沒錯。”邱元肯定了費策賢的疑問:“如果加工量與過去一樣,那用蒸汽機的成本肯定要高得多,但我們已經把單位時間內的加工量提升了幾十倍之多,就算把蒸汽機的運行、折舊、維護成本全算進去,也還是要比過去的利潤豐厚得多。費大人,生產力就是一切,這個道理你能理解嗎?”

      費策賢每個字都能聽明白,但意思卻聽得似懂非懂,什加工量、成本、生產力……對於他這個隻懂經史子集和外交規範的文官來說,著實不是太好理解。不過邱元聲稱這種生產方式能比傳統方式賺取更多的利潤,聽起來倒不像是在吹牛,至少這加工效率就在自己眼前明擺著,如果海漢各行各業都是進入了這種所謂的“工業時代”,那的確會是一種可怕的差距。

      費策賢忽然想到,海漢以治下不過幾十萬的人口,便能在短短數年之間崛起於南海之濱,或許也是與這種能夠極大提升生產效率的“工業時代”有關。但這種模式大明能夠效仿嗎?費策賢認為不太可能,光是這提升效率的蒸汽機,大明就造不出來。而且海漢對此管束極為嚴格,甚至超過了武器裝備,根本就不允許出口。

      事實上不管是官方還是民間所裝備的蒸汽機,全都有進行登記造冊,而且會有專人定期查看這些機器的運行狀況。工業部下麵甚至還專門成立了一個分管此項工作的巡察處,直接與**銜接。即便是有機器報廢,那也必須由工業部進行回收,哪怕是少了一個零件也得出書麵報告才行。在這種嚴格的管控之下,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一台蒸汽機流失到外界。所以盡管很多國家都知道並且眼饞海漢的這種技術,但也一直沒法搞到實物來進行仿製。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1627崛起南海》,方便以後閱讀1627崛起南海1612.第1612章 奔赴三亞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1627崛起南海1612.第1612章 奔赴三亞並對1627崛起南海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