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呂猛折戟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開先洞人 本章:第686章 呂猛折戟

    麒麟鎮帥軍縱橫徐州,吳國新秀很不服氣。主動挑釁梅園,拿下和縣屯兵大戰。

    吳軍三戰三勝,跟麒麟鎮帥軍打出了一比一的傷亡比例。統帥諸葛恪終於揚眉吐氣了。

    巢縣,麒麟鎮帥軍指揮部。費詩看著厚重的傷亡名冊,忍不住的對趙統說:“鎮帥,再這樣拚下去,麒麟鎮帥軍的威名就蕩然無存了。”

    趙統說:“參謀長,和縣戰場,與以前的戰場不一樣。咱們沒有必要為了一個虛名,就以己之短,擊敵之長!”

    趙統接著解釋,讓名不見經傳的諸葛恪跟麒麟鎮帥軍打出了一比一的傷亡比例,聽起來是有些吃虧。然而戰爭從來都不是單獨存在的,這可是綜合國力的較量。

    興漢國人口過億,吳國人口不過一千兩百萬而已。麒麟鎮帥軍後備役充足,損失的兵員可以從淮南地區補充。吳軍防線綿長,為了抵禦興漢國海軍,需要耗費大量的兵力鞏固海岸線。從柴桑到瓊崖,百萬兵力都不夠用。再加上內部的豫章防線,可用兵力就更少了。

    據趙統估計,吳軍投入和縣作戰的兵力極限為二十萬。要是不能就地補充,就無法繼續作戰了。拚消耗,諸葛恪必敗。

    後人或許會說麒麟鎮帥軍鎮帥趙統不如吳將諸葛恪。可是吳軍勝了幾次之後,殺敵八百自損一千,來回消耗之後,即便是取勝了,也沒有多餘的力量擴大地盤。

    諸葛恪勝利的次數越多,對吳國的消耗越大。麒麟鎮帥軍坐等吳軍上門,和縣就是香噴噴的誘餌。

    趙統的拚消耗策略符合麒麟鎮帥軍的實際情況。隻不過那樣的戰術指揮其實是在玩火。搞不好就會引火燒身,損兵折將就無法避免了。

    和縣東南毗鄰長江,受水汽的影響雨季綿長。呂猛的騎兵督前鋒屯駐烏江,與含山的王雙倚為臂助。

    七月,吳軍統帥諸葛恪揮師西進,想要打通進入淮南糧區的道路作為大軍的就食之地。

     五萬吳軍圍攻含山,王雙兵力不足,連失數鎮。麒麟鎮帥軍主力駐守淮南各地,一時之間難以集結,隻能就近請援。

    恰逢呂猛視察烏江,得知含山危急,忙調集六千騎兵督將士沿官道馳援。

    諸葛恪以刺候掘土堵路,恰逢夜雨綿綿。戰馬蹄陷泥漿,加劇了馬掌的磨損。北方騎兵進入南方作戰,很容易受到氣候的影響。官道泥濘難行,呂猛行軍的速度飽受影響。

    大軍走到腰埠,攜帶的幹糧就已經耗盡了。由於吳軍刺候騷擾的規模不斷擴大,配給的作戰物資消耗嚴重。再加上雨水的侵蝕,剩餘的物資根本就不足以維持一場戰鬥。

    要是換在和平時期,呂猛完全可以就地補充物資。然而和縣對峙展開以後,腰埠一帶的百姓已經撤到含山之西。當地已經化為了巨大的戰場。

    想要依靠戰場繳獲維持戰鬥,且不說雨天作戰的體力耗損。單憑吳軍武器的質量差勁,在對砍的過程中幾乎全部損毀。

    諸葛恪得知呂猛中計,令張承領兵一萬拖住王雙,隨後就親率四萬大軍圍攻腰埠。再有吳將全琮領兵一萬佯攻烏江,吳將周胤領兵兩萬搶占西埠,堵住了騎兵督撤回烏江的道路。

    呂猛遭遇諸葛恪重點進攻,騎兵督將士的戰馬又在雨季受到了嚴重的影響,戰鬥力十不存一。三分之二的將士隻能下馬步戰。

    沒有速度的騎兵進入湖澤遍布的地域作戰,簡直就是把脖子送到了諸葛恪的大刀前麵。

    雖然從整體戰略來說麒麟鎮帥軍穩占上風,可是諸葛恪統帥的吳將都不是省油的燈。呂猛的後路被斷,前方又有諸葛恪的重兵。

    狹路相逢勇者勝,呂猛所部距離含山近在咫尺,隻要突破諸葛恪的重兵防線,就可以全身而退。騎兵都棄馬步戰,殺到霍橋的時候,卻被一條小水溝擋住了去路。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興漢使命》,方便以後閱讀興漢使命第686章 呂猛折戟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興漢使命第686章 呂猛折戟並對興漢使命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