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5章 文人誤軍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開先洞人 本章:第935章 文人誤軍

    時隔多年再聚的盧門師兄弟,總算是認識到了虛禦學說的危害。

    袁紹以護商為名維持軍隊的規模;劉正卻是靠控製邊境戰事推進的速度,從而實現對虛禦學說釜底抽薪。

    劉正總算是明白了,很多人都有能力做到衛、霍的排兵布陣,卻沒有人願意把對手一棍子敲死。

    邊境將士的處境很尷尬,太平時節沒有存在感,還會在虛禦學說的衝擊下遭遇裁撤。當戰爭來臨之際,隻得硬著頭皮頂上去。兵力不足的結果,就是損失慘重,嚴重的還會造成邊防崩潰。

    劉正一直都不願意誇大軍隊的戰鬥力,其實就是怕虛禦學說的抬頭會導致主流裁軍。

    虛禦學說的奉行者,口頭禪就是——“我相信咱們的將士能夠以一當十,因此隻需要維持十分之一的軍隊,就可以實現保境安民。至於浪費糧食的另外十分之九,那就裁撤好了。”

    時過境遷,當真正的戰爭降臨導致防線崩潰。虛禦學說的擁護者又會認為是將士無能。

    虛禦學說的危害,不在當時,而在後世。

    精兵戰略,其實就是虛禦學說盛行之後的產物。搞到最後,誰也不清楚華夏國防究竟需要多少總兵力,才可以做到應對自如。

    “七郎啊!其實邊境和中樞的矛盾,集中體現就是軍費開支和軍功核算的問題。”袁紹說道:“中原出錢出力,打仗的時候要錢要裝備,仗打完了,立功受賞,傷殘撫恤,也是一筆很大的開支。”

    “是啊!二師兄,人們總是好了傷疤忘了疼。一旦遠離戰爭,就會想著能省則省。”劉正答道:“亂世籌集軍費的效率很高。然而到了太平盛世,特別是中原地區長期穩定之後,軍費預算的申請就會越來越困難。甚至很多必要的開支都會被蠻橫的削減,或者是挪作他用。”

    劉正能理解作為稅賦主體的中原百姓。可是承平日久的人們,卻無法想象邊境地區的犧牲。遠離戰爭與死亡太長的時間,就會沉浸在晉軍戰無不勝的美夢之中。無法自拔的虛禦認知,最大限度的削減軍費,直到戰鬥力神話破滅,才想著重新打造一支軍隊。

    當年那支統一六國的秦軍,卻在平定陳勝吳廣的時候兵力不足。

    封狼居胥和追亡逐北的漢軍,卻在黃巾大起義之時捉襟見肘。

    劉正有些難以理解,為什太平盛世,恰是各行各業的最繁榮的時期,卻在軍費開支上屢屢壓縮?

    當敵人出現的那一刻,長期受到壓製的軍隊,還有足夠的實力保境安民嗎?

    袁紹說道:“七郎,戰爭的威脅,對於中原百姓來說估計一輩子也遇不到。這就使得很多人對戰爭的認知處於紙麵階段。”

    “是呀!中原地區作為華夏的文化聖地,很多人對戰爭的認知都帶有浪漫主義色彩。”劉正說道:“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發生。這簡直就是顛覆了世人對戰爭的認知。”

    那些長期在邊境線上掙紮求存的百姓,一直過著有今天沒明天的苦日子,哪敢奢望白發生的場景呀?白骨生倒還差不多。

    文人騷客,把戰爭當成了世人追名逐利的機會,從而忽略了軍隊保境安民的責任。

    既然戰爭是功勳家族之間的博弈,那就可打可不打。這樣的認知影響極其惡劣。當前線拚死拚活把危險扼殺在搖籃之中的時候,後方卻在為主動出擊的消耗痛心疾首。

    晉軍主動出擊的漠北之戰,也遭遇到了國中文人們的口誅筆伐。

    劉正也想過讓文人到前線,切身感受一下將士們為了華夏安全而付出的犧牲。可是相對於數量龐大的文人群體來說,實在是微不足道的。

    中原的安逸,讓更多的人習慣了站著說話不腰疼。

    劉正一直控製著晉軍主動發起戰鬥的節奏,就是要讓更多的文人近距離的接觸戰爭,認識戰爭。從而加深文人對軍隊的認知。

    袁紹的話倒是提醒了劉正,維持軍隊的質量與數量,依靠改變文人對戰爭的看法是不成的。畢竟提供軍費的主體,其實是豪商巨賈。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興漢使命》,方便以後閱讀興漢使命第935章 文人誤軍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興漢使命第935章 文人誤軍並對興漢使命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