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白瓷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小神 本章:第269章 白瓷

    您可以在百度搜索“無字江山 酷筆記()”查找最新章節!

    新石器時代的定位十分重要,但是作為考古學專業的我根據教授的建議並不適合把研究範圍擴展到很大,因為那樣就會大而無為。最好確定一個具體朝代年代具體課題。

    例如研究明朝的花瓶,研究宋代的椅子,研究商代的青銅。當然這還是大類,隻是教授嘴教訓的和要我做的並不一致,他現在要我研究的題目是中國非文字文明四千年。

    這是個極大時間範圍極大難度的考察研究題目,他好像是故意在為難我。在我的同學當中有一半在研究玉器一半在研究陶器,我算是另類中的另類。

    中國的仰韶文化距今約五、六千年,這時的陶器是以紅陶為主,灰陶、黑陶次之.紅陶分細泥紅陶和夾砂紅陶兩種.主要原料是粘土,有的也摻雜少量砂粒.在仰韶陶器中,細泥彩陶具有獨特造型,表麵呈紅色,表磨光,還有美麗的圖案,是當時最聞名的.

    細泥陶反映了當時製陶工藝的水平,具有一定代表性,所以考古上常將仰韶文化稱為彩陶文化.西安市半坡村發掘的彩陶盤也是屬於仰韶文化的產品.

    當時彩陶的製作,據分析主要經過四個程序.第一,常選用可塑性和操作性較好的紅土、沉積土、黑土等,經過淘洗和沉濾後成為較純較細的原料.從分析出土的彩陶片來看,泥質比後來的上等陶器並不遜色.

    第二,製壞.彩陶壞最初大多是手製.小型器皿是直接捏塑而成的;較大的陶器,其體部壞子,一般采用泥盤築法分兩段製成.粗壞製成後再裝上頸口,嵌入把手,製壞工序初步完成.其外形圓正規矩,對稱性很強,在器壁外有輪紋存在.這表明仰韶文化時期,已開始出現慢輪製陶.

    第三,彩繪和紋飾.一些較精細的彩陶,在彩繪之前,往往將陶壞放入極其細膩的泥漿中,讓它披上一層均勻的陶衣便於上彩.彩繪就是將有色的天然礦物塗繪在陶壞上.仰韶文化時期陶器的紋飾大多是用帶有花紋的木印板拍印上去的.

    第四,燒窯.從考古發掘的材料來看,仰韶文化時期的陶窯主要是豎穴窯和橫穴窯.它們都是由火口、火膛、火道、窯室等所組成,在火膛中燃燒起來的火焰,經火道到達窯室.這兩種窯,由於有了窯室,陶器不是直接在火焰上燒烤,已較原始的篝火式或爐灶式有了很大的進步.分析出土陶片的燒結狀況,彩陶的燒成溫度大約已達950℃.

    到了尤山時期,也就是公元前2300年左右,指的是在山東省章丘縣龍山鎮發掘的新石器時代中期文化遺址,手工業製陶有了巨大進步.製壞方法廣泛使用輪製,造形精美,而且開始用高嶺土製白陶.

    在這個時期,人們已懂得利用燒成後期,窯內的氣體特性來賦予陶器以各種顏色.仰韶文化時期,陶器通常在氧化焰中燒成,陶質內的鐵大部分被氧化成高價價鐵而呈土紅色.到龍山時期,由於陶窯的改革,人們在陶器即將燒成時,一方麵猛加燃料,同時封閉窯頂,致使窯內氧氣不足,陶器就在還原焰中焙燒,陶質內的鐵大部分轉化為低價鐵,使陶器呈灰色或灰黑色.所以龍山文化時期灰陶的產品最多.

    在商代出現的刻紋白陶和薄殼白陶,尤為出色.它們質地優良,刻劃精細,造型端正美觀,堅硬耐用.

    白陶之所以有這些優點,主要由於使用了高嶺土.高嶺土的主要成分是矽酸鋁,含鐵量低,質料較細,可塑性強,在高溫燒成後,外形潔白美觀.人們對高嶺土的使用和認識,與後來瓷器的發明有一定的聯係.在陶器的外表若再著一層釉,不僅器表光滑美觀,而且便於洗滌,尤其是儲藏酒類的飲料,不會因滲透而損失.

    所以釉陶的出現,表明了製陶工藝的又一大進步.到了商代的中後期,釉陶逐漸增多,表明人們已從無意識地發現釉料發展到有意識地配製釉料.對出土的商周釉陶進行的分析,證明當時使用的釉是石灰釉.即由石灰石或方解石等碳酸鹽加上一定量的粘土和其它物質配製成的.

    關於陶器我最感興趣的就是黑陶和白陶,當然也可以說白瓷。為此我特意聽過幾個知名教授的講座。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無字江山》,方便以後閱讀無字江山第269章 白瓷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無字江山第269章 白瓷並對無字江山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