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頹然落座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寧河晚渡 本章:第427章 頹然落座

    素有國內“鋼軍”之稱的桂軍開進淞滬戰場,給第三戰區陳誠左翼戰場的堅守與反攻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但是,隨著桂軍反攻的重大失利,這支“強心劑”帶給左翼戰場及至整個淞滬戰場的積極影響也隨之消散。相反,桂軍的失利,讓整個淞滬防線真正到了再也無兵可援的地步。

    第三戰區這次反攻的決心出台並不順利,桂軍到達上海之初,第三戰區仍然采取了第三套“取守勢待機”的保守方案,即使是白崇禧親自到前線,也沒有能夠實現自己的想法。但是,因為美國總統羅斯福總統希望中國軍隊能夠在上海戰場堅守到明年春天,再加上國民政府高層期待已久的國聯會議即將於10月30日在布魯塞爾召開,隨著10月16日,蔣委員長一行抵達蘇州張家花園,這個保守的方案便被否定。這樣,外交策略的期待與白崇禧桂係的想法出現了一致的需要,便決定了第三套“取守勢待機”的保守方案流產,取而代之的便是堅守與反攻。

    其實,在上海戰事爆發後,身為國軍副總參謀長的白崇禧多次到第三戰區,甚至是到一線部隊督戰並了解情況,他早就知道中日軍隊之間巨大的實力差距。從8月下旬,中日雙方圍繞羅店、新鎮等要地展開了爭奪戰役,一直到9月中旬,國軍傷亡重大。麵對兵力上的巨大消耗,白崇禧認為在上海戰場地形平坦,由於上海地區經濟發達,即使是水網密布,但交通仍然比較發達,更加適合日軍機械化作戰。同時,加上日軍海空軍絕對性優勢,國軍完全在日軍火炮射程範圍之內設防,根本沒有必要在這場戰爭中消耗大量有生力量。對此,他在9月中旬便向蔣委員長建議,上海的作戰應當適可而止,及時將部隊撤離,按照最高統帥部早先製定的梯次阻擊的戰略執行。然而,他的這個建議被拒絕了。當桂軍開進上海之後,白崇禧的心態發生了微妙的變化,那當然就是希望桂軍在這場戰爭中建立功勳,打出桂軍更加響亮的名頭。

    在10月16日的作戰會議上,第三戰區副司令長官顧祝同的幕僚張世希等人提出了一個進退兩便的作戰方案,就是把反攻的主要方向定在大場方麵,這樣萬一突破失利,可以退回閘北原陣地,依托現有陣地堅守,不至於動搖整體防線。但是,白崇禧認為從大場出擊,敵我雙方陣地一樣堅固可守,不易取勝。因此,他極力主張從南翔、真如兩鎮之間出擊,以桂軍排山倒海之攻勢壓迫日軍入海。

    白崇禧早有“小諸葛”雅號,桂軍也素有“鋼軍”之名。白崇禧和桂軍的成名,還是在國內軍閥混戰的時期,桂軍以敢死突擊的作戰方式屢戰屢勝,那是因為對手的火力太過弱小。

    如果,不考慮雙方火力打擊情況,國軍副參謀長白崇禧的主張並無不妥之處。但是,令人遺憾的是,白崇禧多次到前線卻對淞滬戰場以及中日雙方交戰的情況缺乏真正的了解,這就給桂軍的反攻埋下了重大隱患。因為蔣委員長期待一場像樣的勝仗,可以拿到布魯塞爾會議上展示中國軍隊的實力與意誌。蔣委員長一樣期待桂軍能夠取得勝利,在軍事會議現場他便默認和遷就了白崇禧的主張。因為蔣委員長的沉默,顧祝同也跟著遷就了白崇禧的主張。

    可怕的是,因為地圖並不十分精準,再加上白崇禧並沒有認真地考慮到地圖比例尺的大小,在作戰會議上劃定的出擊麵過於寬大,這樣在後續的作戰中,陳誠左翼戰場便不得不將整個桂軍同時投放到戰場上,造成剛剛開赴到上海的桂軍,並沒有留下可以機動的預備隊。此外,由於桂軍剛剛到達上海,加上地形平坦,部隊各級指揮官沒有時間也沒有便利條件勘察地形,熟悉戰場地形,這也同樣為反攻失利埋下了禍根。

    在反攻的第一天,桂軍三個師在天亮前發起總攻,部隊一線平推,遭遇日軍炮火打擊。混亂之中,因為地形不熟和天色黑暗,部隊不辨方向,錯誤地向敵我空隙間的瀏河方向突進。拂曉後,部隊側背暴露在日軍麵前,遭遇日軍炮火打擊和飛機轟炸,傷亡慘重,少將旅長謝鼎新陣亡。這一戰,被打散的桂軍部隊為數不少,戰鬥到當天夜晚,大部分桂軍官兵才退回原來的陣地,仍然有不少人被友鄰部隊收容。最令人齒寒的是,因為桂軍被打散,一些營連不得不拋棄行動不便的傷兵戰友,這些傷兵隻能留下斷後,與日寇同歸於盡,這也讓這場戰鬥氛圍變得異常悲壯。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帶血的麻糖》,方便以後閱讀帶血的麻糖第427章 頹然落座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帶血的麻糖第427章 頹然落座並對帶血的麻糖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