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5章 海上忽聞潮信來
長久的雷霆之後,幽冥世界下起了不歇的雨。
懸空為月的閻羅寶殿,早就消失無蹤。名為「諦聽」的白犬,也已避雨而走。
雨中天穹有隙,冥界留下了永不能彌合的天痕。
禪聲湮。地藏王菩薩的普度經,終於漸消漸遠,飄散在天地之中。
一身青衣的薑無量,緩緩走出宮門。
門外站著手拄東國紫旗的陽神靈吒。
天濕法衣,雨垂紫旗,使其蕭蕭。長久的沉默,在雨中轟鳴。
「靈聖王。」薑無量緩聲道:「先君的允諾,朕不會改。此後齊國有兩王,一為明王,一為靈聖。佛土冥土,朕不二視。」
靈吒拄旗不語,薑無量也立身靜待。
忽然祂咳嗽起來。
以手帕拭之,金血粲然。
嗒嗒嗒嗒,雨敲宮簷,似無盡時。
一地的白骨,都鋪成碎瓷。
靈吒低下頭來:「自當尊奉。」
祂的頭顱低下來,垂墜的紫旗卻揚起。
雨中翻卷如龍,成了新君冠蓋。
薑無量金色的眼眸眺望遠世,在雨中朗聲:「冥土乃現世之冥土,現世是諸國之現世。天下必匡,不在今日。神霄未決,齊當先以人族勝萬族,不外伐一土,外據一宮——冥世仍治於冥府,地藏王菩薩為鬼神共尊。」
閻羅十殿明或暗,暗沉的四殿與長夜一體,明亮的六殿似火炬久燃。
秦廣王靜靜地靠坐在大椅上,以手支頷,眸中篝火,無聲地跳躍。他清晰地感受到了地藏王菩薩的虛弱,彼方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無法響應閻羅寶殿。
卞城王在大殿角落縮成一團,燕眸滴溜溜地轉。
閻羅天子根本未有再關注此界。
龜雖壽所化的甲胄武將,大馬金刀地坐在主殿,隻道了一聲「善!」。
盔中眸火漸熄。
唯有肅英宮中,機械的聲音一再響起——
「兼相愛,交相利。」
哢哢,滋滋。
冕服下的傀君,碎成一地零件。
須臾又立起,撐住冕服,繼續道:「不相愛,攻伐生。」
劈啪!
一地零件。
轟隆!
祂又複生,略顯呆板地道:「無罪之國不可侵,侵之為『攻』,非攻也。有罪之君誠可伐,伐之為『誅』,是誅也。」
「不可……不義!」
滋滋。
「天下……太平!」
六合天子的道路上,沒人會被「非攻」約束。
「大不攻小,強不侮弱」的國家關係,也隻是想當然的理想狀態。今日借墨以禦強侮者,亦是他日國強侮弱者。
傀儡並不知道祂的理想不會實現。不知道設定於祂的精神,有朝一日或許隻有祂在堅守。
傀儡懷著「興天下大利,除天下之害」的決心,在生與死的世界,一再毀滅又誕生。
就像身合幽冥的地藏王菩薩也不會想——冥眾無盡,何能度盡。
可具體的人格,現實的意識,卻注定要在遠大的理想之前煎熬——在理想實現之前,或許它被稱為妄想。
薑無量收回了眸光。
轟隆隆!
幾萬的電光,撕破長空,冥世驟而明。
……
……
青羊鎮。
正聲殿。
漫長的夜晚早已過去,雞鳴了幾回。
躺在竹製搖椅上的清閑老人,手抓著一杆旱菸,在那敲著火石,卻怎都不能點燃。
薑無量踏進殿中,足音清脆,不斷回響,赫然正聲。
「咳咳咳!」
薑無量用手帕捂著嘴。
「咳咳咳!」
老人沒有吸入煙氣,卻也咳嗽起來。
他伸手在旁邊的果盤尋摸,手一抖,橘瓣西瓜塊剝好皮的雪果兒,灑了一地。
果盤也砸在地上,啷啷的響,倒像是誰家喪事的鑼。
正聲殿常有天籟,偶然悲聲。
「燭老先生。」薑無量低頭為禮。
老人趕緊爬起來:「不敢當此禮!」
「咳咳咳!」薑無量捂住嘴,用力地咳了幾聲,然後道:「燭老先生為齊巡夜千載,奉國一生,朕豈不憫?」
「歲流月逐,朕不能見。英雄遲暮,令人悲懷。」
「禪院有極樂之境,朕懷無量壽福。願許您為真正的夜遊神,佛國護法,永誌人間。」
作為一國之君,新晉天子,祂的態度不可謂不誠懇,姿態不可謂不謙卑。
老人卻連連擺手:「不可,不可!」
薑無量溫緩地看著他:「您有什顧忌,不妨說來。料得東國之事,都可為您圜之。」
老人靜了片刻,緩聲道:「先君龍馭賓天,諡號可曾定下?」
薑無量麵有戚色:「當諡『光武』。」
老人搖了搖頭:「這個『光』字,他不會喜歡的。」
薑無量略略垂眸:「您覺得哪個字更好?」
老人擺擺手:「自有朝堂上的大人們商論,老朽早已是一介草民,沒有資格多言。」
薑無量欠身道:「天下未靖,國家事繁,還要請燭老先生多多費心。」
「老了,不中用了。」老人搖搖顫顫地轉身:「不敢以老朽害天下。」
「燭老先生!」薑無量把住他的手腕,又是一陣咳嗽,佛血染得手帕都是金色。
他咧開嘴,笑容依然溫暖:「無量從小也是您看著長大。這次從幽冥回來,都沒來得及去臨淄……第一程便是這。」
「您有什不滿,盡可斥之責之,朕都聽之受之——萬請不要對齊國放手!」
夜遊神燭歲,是齊國幾千年的守護神,從武帝朝一直守夜到如今。
他對這個國家意義非凡。
當初薑述在太子時期就已經掌權,也是在太子時期,就得到他的認可。
他要是站出來說句話,遠勝於禮部千宣萬宣。
「是啊,老朽一直看著您。」老人走不動,便站住,歎息道:「夜遊尚存三身,一身在此,一身在將軍塚,為大齊英靈守墓,一身還在枯榮院舊址,夜夜提燈……貴人難道不覺礙眼?」
「夜遊國也,提燈照明。枯榮舊題,何言其憾,您苦心周慮,都為國事,朕是敬心如初。」薑無量懇聲道:「恨不得您提燈於殿前,也照一照朕之荒謬,朕之不敏。」
祂牽著燭歲的袖子,就像牽著一個信重的長者:「往後路長,莫使無量迷途。勿叫我……忘前事之悲。」
「或許您真能是一代明君吧!論才論德,史書難見。然老朽福薄,不能相伴。」
老人緩慢地將袖子扯出來:「說來佛土敕神,永為護法……您以為是對老朽的恩寵?」
他搖了搖頭:「老朽守了這多年的夜,好不容易長休,您還喚我回去……真能體諒老朽嗎?」
話說到這個份上,薑無量不能再勸。
祂遺憾地放手:「無量兒時,也曾提著白紙燈籠,跟著您轉。您若記懷,雖辭而莫疏,告訴無量,有哪些不足。」
燭歲渾濁的眼睛看了看祂,終是道:「您的才能非老朽能夠置評。一定要說的話……老朽為武帝舊臣,武帝一生風流,愛佛女,不愛佛。」
「不愛佛」,這三個字即是邊界。是他拒絕的原因。
夜遊神從來隻忠於齊國。
若說具體忠於哪個皇帝……他效忠的是武帝!
起於武帝薑無咎,終於先君薑述。
薑無量沉默良久,終有不甘,歎息道:「若是朕來主持天海,武祖未見得會事敗。」
燭歲卻直接轉過身去,慢吞吞的走開:「武祖事敗有因由,功行不滿,本具難求。他不曾怪責誰人……您難道有責怪?」
「無量失言!」薑無量躬身為歉。
「武祖去時,請史書為他美言。老朽無所祝也……但願史書也為您美言。」燭歲不回頭地擺了擺手,進了屋。
薑無量獨在殿中沉默。
許久之後,撿起地上的果盤,奉在凳上。放下一顆金燦燦的補壽的大丹,而便消失在此間。
……
……
秋陽郡,重玄祖祠。
大戰方酣。
被管東禪戒刀挑破的「天下白」,終究是雄雞一唱,使齊土大光。
唯獨從夜到白的廝殺,未能為這位不動明王添上勳衣。
他雖然實力超卓,刀法絕世,在絕巔層次向也難逢對手。
奈何他麵對的是完全不顧自身防禦的晏平動不動就拿身體給薑無華擋刀的江汝默以及太懂得防禦的薑無華。
一柄廚刀,一柄修眉刀,身雖斬刀不止,風雨不能沾衣。
「明王若是按捺不住,不妨早下殺手。」晏平招招指著要害,動輒奮舉全力,剪滅管東禪的道質,言語卻平緩:「你我相識一場,老夫實在不舍得一再占你的便宜!」
江汝默已經為薑無華擋了三十七刀,每每都是管東禪主動收力,但他也不免累傷而疲。
此時提著氣道:「晏相莫要小覷明王!他一口唾沫一個釘,今天就算被你打死,也不會對你下殺手!」
「用不著激,也不必來諷。」
管東禪刀勢暴烈,言語倒還平靜:「我既然做出承諾,就不會改變。今天你們能夠憑藉這點固執戰勝我,那是我蠢笨,是我該死。唯獨我不會不守信。」
「是嗎?明王果然重諾?」薑無華尋隙進刀,【畫眉】殺敵的同時,【治大國】將自己守得水泄不通。
他斬刀而問心:「天子封你以明地,你卻在明地舉叛旗。難道沒有違背你對天子的承諾嗎?」
管東禪麵如靜水,揮刀相迎:「我有愧於陛下。但從一開始,我效忠的就是聖太子!聖太子一日不廢,我一日為天子馬前卒,從來征戰不惜命。偌大東國,我等在馬上取。殿下坐享其成,今日何以言非?!」
四人殺成一團,不乏天翻地覆的手段,但都默契地壓製餘波,不破壞這處宗祠。
對於大齊頂級名門,世代忠烈的重玄家,他們各有敬重。
薑無量就在這個時候,來到院內。
他抬手一按,即見光流風靜,刀劍都分。
四人各立院落一角,他緩緩走入其中。
激蕩的鋒芒,因他而收斂。交匯的風雲,見他而厘清。
當啷!
晏平的竹節劍墜落在地,顯示他心中的震驚!
或許他也預期過不同的結果,可是當這一刻真正到來,他不能相信。
天子……怎會敗?
東華閣走出來的勝利者,怎可能不是薑述?
那位東征西討,一生無敗績的君主。那位一手托舉東國,建立不朽霸業的傳奇。那位文治武功都可問魁曆史的存在!
……怎會?
嘴角見血,終於將江汝默一貫的慈和,攪擾出兩分獰色。
他隻是橫伸右臂,垂著殘破的帶血的袖子,再一次將長樂太子攔在身後。
這位被不少人嘲笑過綿軟的「阿婆」,在今夜的秋陽郡,比誰都要剛強和堅韌。
他真的一次都沒有退縮。並不是因為管東禪「不殺」的承諾,而是他真有為國儲而死的決心!
「見過晏相,江相……咳咳!」
薑無量有掌控局勢的從容,雖因風而咳,但施施然見禮,優雅而貴重:「兩位國相為社稷辛苦,無量心中懷敬。」
他又看向長樂太子:「好久不見,無華。」
在這樣的時刻,看到這樣的薑無量,薑無華當然明白故事的結局。
他隻是歸廚刀於鞘,收眉刀於袖,正一正衣冠,拍了拍江汝默橫伸的胳膊,柔聲道:「江相。從今往後,我當親臨風雨。」
江汝默終於放手。
久別多年的兩兄弟,在庭中相見。
薑無量淡看風雲。
薑無華步步往前。
「皇兄。」他終於站定了,開口卻道:「好久不見,你有些失禮——今當以『陛下』稱朕。」
薑無量抬起手來。
驚得晏平眼皮都是一跳。
但祂卻隻是將這隻手比在腰間。
「回想當年我從決明島回來,你才這高,圍著我轉,說將來要和兄長一樣揚威海外,說要做兄長的大將軍……」
青石太子看著長樂太子,臉上是溫暖的笑:「無華,猶記否?當年的心情,還作數嗎?」
薑無華卻不笑,隻是平靜地道:「皇兄遞的台階很漂亮,可是朕五體不勤,走不上去——」
他問:「當年父皇披創而歸,在殿上昏迷,你淚流滿麵,伏在地上為父皇祈永壽……那份心情,今天還在嗎?」
薑無量眸色黯然,片刻後才道:「其實是在的。」
「所以呢?」薑無華問。
「我與父皇道路見歧,已經沒有辦法再回頭。」薑無量看著自己的弟弟:「此生以六合為路,以極樂為願……縱棄永,不能舍此誌。」
「以六合為路?」薑無華撣了撣衣角:「朕依稀記得,四十多年前,兄長就已經被廢為庶民。朕都不該稱你皇兄,你恐怕夠不上這個『薑』姓。」
他問:「這天子大寶,你又何來的資格染指?」
薑無量輕輕一歎:「我跟父皇也是這說的——願許長樂為皇太弟。」
祂語氣認真,很見誠懇:「若我能六合匡一,你亦是永世親王。若我六合失敗,百年後以身祀國,社稷交於你手……在我離開之前,會盡力為你鋪平道路,就像父皇所做的那樣。」
「你還不明白嗎?」薑無華問。
薑無量看著他。
長樂太子道:「父皇若有言,我做什都可以。父皇若無言,你說什都不行。」
他從來不是一個激烈的性子,現在卻伸手指著麵前的阿彌陀佛,用食指敲擊不朽佛主的胸膛,敲出轟砸大地的悶響:「薑無量你記住——江山百代,社稷萬年。這大齊皇室,朕,才是正朔!」
「薑無華你放肆!!!」旁邊的不動明王終於不能再忍耐。
薑無華卻看都不看他一眼,隻對薑無量報以輕蔑的一瞥,雙手張開,以示擁抱一切的胸懷:「殺了朕吧!」
他說:「你也不是第一次君。當手熟耳。」
「薑無華!」管東禪大喝:「先君指手畫腳,乃至提刀揮劍,都是理所當然。這天下是他打下來的。你自幼養在深宮,生來榮華富貴,不曾為國家拓寸土,不曾為天下流血汗。這天下是你的嗎?」
他怒火熾烈:「我們在前線廝殺的時候,你在哪?東域亂戰,天下舉火,我和佛主死守狹山一條道,鮮血填壑為河,使天下稱『抱龍』,是今日抱龍郡!那時候你又在哪?你有什資格在這大放厥詞!?」
「朕有資格。」薑無華卻很平靜:「朕的資格正是先君給的。」
「我看殿下是看不清形勢!」管東禪握住戒刀,語氣森然:「殿下就算不為自己想,長樂宮難道隻有殿下一人嗎?」
「好個不動明王!」
薑無華冷笑:「朕之妻也,昔日長樂太子妃,今日大齊皇後宋寧兒。朕之母也,昔日大齊皇後,今日大齊皇太後!朕之大家,滿朝文武,天下百姓。朕之小家,方寸之內,唯此數人。」
「你便都殺了吧!」
「殺得天下無有不服者,殺得長樂宮中無人煙。薑無量的位子自然就坐穩了。」
「古來成王敗寇,國鼎之爭從來殘酷。」
「朕從來就沒有僥幸的打算!」
薑無量抬手一攔,已經準備為自己安個暴躁嗜殺之名聲的管東禪,便熄滅了業火,沉默退下。
他心中實有千言,古往今來王朝之禍,莫非二主。
他管東禪可以不是個東西,可以愚蠢,暴躁,大逆不道,可以一怒之下殺了薑無華,屠了長樂宮。可以承受責罰,承擔罵名,甚至願意斬首以還先君……
國家不能留下這樣的禍患。
但佛主已經表明態度,他就隻能沉默。
「無華。」薑無量長歎一聲:「你我兄弟,何至於此?」
相較於其他沒有見過麵的兄弟姐妹,祂跟薑無華是真正相處過的。
那時候祂的東宮位置巋然不動,薑無華也天真質樸。雖非一母同胞,卻也算得相親。
時光終於把少年變成了大人,而權力壘起的高牆,稱之為「深宮」。
他們變得如此遙遠。
薑無華慘然一笑:「是朕要如此嗎?」
他看著這位神通蓋世的兄長:「每年前皇後的祭日,無憂都會去青石宮看你。」
「每年重玄明圖的祭日,定遠侯都會回秋陽郡。」
「前皇後選了一個好日子。你也選了一個好日子。」
「便在今日吧!朕繼先君而去。」
「抹掉朕的一切!」
「朕的祭日……不要有人祭奠。朕死後,不要再活在他人的目光中。」
殷皇後選擇在何皇後入主後宮的那一天死去,未嚐不是一種慘烈的報複,也引來何皇後永遠的記恨。
薑無華從前都覺得是母後過於計較。
現在想來,那不過是勝利者的從容——那多年,他畢竟坐穩東宮。
他施施然在長樂宮洗手作羹湯,理所當然能夠予冰冷的青石宮以憐憫。
當他成為失敗者,連所向無敵的父皇都戰敗,他這個名正言順即位的君王也頃刻成為階下囚……
錦繡宏圖成荒草,那些怨意與嫉恨,才在荒蕪的內心蔓延。
他當然恨薑無量為什要從青石宮走出來,為什不早早死在青石宮!
他想薑無量一定也很恨他。
恨他奪了祂的太子之位,恨他的母親,害死了祂的母親。
「我的母後,是因我而死,為了我這個不孝的孩兒,忤逆父皇。她的離開跟你沒有關係,你的母後那些作為,也很難算得上影響。」
薑無量伸手解下薑無華的腰間廚刀,指間眉刀,又為他理了理衣襟:「你既然不願意,那以後就禁足在長樂宮。何太後想來也不願意見我,早晚請安,徒然見厭,我就不唱這場麵戲了……便將她送到長樂宮,與你作伴。」
>>章節報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