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回 宴飲前後 · 下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關心則亂 本章:第126回 宴飲前後 · 下

    此時偏廳已然擺好飯桌,敞闊的十二扇廳窗全開,也不見擺設如何富貴,但隻八角落地放半人高的白底青花汝窯大花瓶,插上各色新鮮花卉,古樸溫厚,又不失靈動嫵媚。請進本站。

    窗外的五月春光,染的天氣潤和舒適,廳畔蓮池方向,傳來幽幽清風,隨風而來的是潺潺水聲,伴著水麵飄落的淡色梔子花瓣和幾片翠葉,廳中涼爽溫潤,清香盈然,眾女眷俱是怡神爽朗,讚歎不已。

    冷菜鮮果已布齊,明蘭引著眾女客全都落座後,便吩咐上熱菜溫酒,還給小姐們預備了較清淡的果酒和新榨釀製的果子露,然後仆婦們流水價的端碟傳碗上桌,眾人提筷就箸。

    顧府首次辦筵,葛大娘全力以赴,拿出看家本領,雞鴨魚肉等常規大菜不說,山珍海味也是不少的,一道山蘑木耳爆炒鴨珍,一道甜酸鳳梨排骨,一道竹筒芝麻銀鱔羹,還有一道雙菇醬悶脊肉,格外鮮美可口,吃的眾人頗是滿意。

    女眷不比男人要喝酒劃拳,加之有外客,顧家女眷也不好來灌明蘭酒,又因長輩母祖都在身邊,女孩子們也矜持著,未曾提議行聯詩酒令,大家隻斯斯文文的吃菜說笑。

    待吃得一會兒,明蘭叫人在廳前的小小八角亭中開了戲,一班樂工帶著鼓板,曲笛和三弦等樂器,另裝扮好的幾位女先兒魚貫入亭,依次請年長女客點過曲牌後,這便開弦起鼓,那油粉戲裝的伶人依依呀呀的唱了起來。

    廳亭之間隔有一脈淺池碧水,其間隻用兩尺餘寬的青石板鋪了條五六步長的短橋,水聲浮動,隔著旖旎花影碧樹,隔水而望,淡若煙華,景致音色俱是極好。

    聽了一會兒,太夫人忍不住讚道:這幾位女先兒請的好,曲子唱的好,你這地方安排的也好;叫我們飽了耳福,也飽了眼福。

    明蘭聽了,起身微笑謝讚,一旁的狄二太太幽幽的道:都是皇上的厚恩,這般賞賜,弟妹實是有福氣的。

    坐對麵的大太太趕緊接過話茬,笑道:那也得有這心思才成呀,若要是我呀,就是給了我這個好地方,我也想不出這個好點子弟妹到底是讀書人家出來的。

    王氏大感得意,忍不住笑了,明蘭玉頰微紅,謙虛道:大嫂子謬讚了,這點子可也不是我想的,原是前頭那位熊麟山老大人留下的布圖這安置的,我不過是依樣畫葫蘆。

    大太太忍不住埋怨道:你這人也忒老實了,我這正誇你呢,你漏什餡呀

    眾人俱是哄堂大笑,明蘭不好意思的低下頭,炳二太太趁機道:弟妹這園子叫我瞧了實在是喜歡的不得了,來了就不想走了我瞧這偌大的宅子也空曠,也不知我有沒有福氣和弟妹做個伴搬來一道住著,也熱鬧些不是。

    明蘭微微而笑,看了看在桌的顧府女眷,隻見她們頗有些不自在,大多都目帶責怪的去瞪炳二太太,偏炳二太太裝作不知道,還一個勁兒的等明蘭答複。

    大太太臉上發燒的最厲害,她心中大怨,炳二太太這般沒臉沒皮的,不但在外客麵前丟顧家的臉,也在全家麵前丟了她們四房的臉。

    她用力扯了下炳二太太的胳膊,強笑著低聲道:你胡咧咧什呀公婆尚在,你往哪兒搬呀炳二太太也不知是真傻還是裝傻,居然徑直道:那咱們這房都搬過來不就是了

    這下連太夫人也不悅了,眼看著四老太太麵帶怒氣,正要開口責罵,誰知那邊和袁文纓坐在並排的如蘭,忽湊在袁文纓耳邊道:不是早就分家嘛了,怎還賴著住一起莫不是想省飯錢吧。她剛一說完,就叫袁文纓用力推了一把,猛丟眼色叫她住嘴。

    這句話的聲音說高不高,說低不低,看似是和袁文纓的悄悄話,卻又叫人都聽清楚了,外客女眷們頓時樂了,笑吟吟的看著顧府內宅的好戲,都暗自心道:就算要搬過來,也當是同房的邵夫人和朱氏,輪著你一個分了家的堂妯娌什事

    顧廷煜是候爺,自不能搬離侯府,顧廷煒是太夫人親子,要服侍寡母,也不能搬;她們本支同房的都沒動靜,倒是四房的惦記上澄園了,真是見著不要臉的了

    如蘭這話一出,一時間,除了太夫人和朱氏以外的顧府女眷全都一陣尷尬,忍不住對炳二太太怒目而視起來。尤其是四老太太,適才閑談相看時,幾位貴夫人見廷熒落落大方,談吐明朗,頗是喜愛,她們家中都有幾位品貌上佳的子侄,眼看著好親事有眉目了,卻叫炳二太太狠丟了一回人,她這會兒吃了炳二太太的心都有

    這般目光集中注視,饒是炳二太太的臉皮厚度也抵受不住,隻好低下頭去。

    明蘭側頭不語,關於分家,這頭的隱情她也是最近才知道。

    當初庫銀案發,顧家老太公眼看山窮水盡,生怕全家覆滅,所以趕緊把家產分了,好歹能藏下一些是一些,誰知幾個月後白氏進門,大禍消弭於無形,長子顧老侯爺又常年戍邊在外,所以四房和五房依舊住在侯府;待顧老侯爺回京後,分出去另過的事也沒再被提起。

    正當此時,始終微眯著眼睛聽戲的盧老夫人,忽而發話了,她有氣無力的哼哼:唉老婆子年紀大了,耳朵不好使,你們這一說話,我就連唱的是什也聽不出了。

    四老太太鬆了口氣,趕緊道:都是我們擾著您了。然後狠狠瞪了眼炳二太太,臉上裝笑,重重道,你們別多嘴了,趕緊聽曲兒

    這般一來,廳內這才靜下來;明蘭暗暗搖頭,歎了口氣,轉頭去望著那水上蓬萊般的曲亭,不再理會她們,自顧自靜下心來好好聽賞。

    因不曾搭有戲台,是以女客們大多點的都是文戲段子。

    盧老夫人點了單刀會的訓子一段聽說她那年逾五十的兒子最近不大乖,太夫人點的是東窗事發的歸案一章講的是婆媳妯娌先誤解後和好的故事,王氏點了琴台記中的還珠丈夫在沾花惹草無數後終於認識到妻子的好處,洗心革麵,夫妻恩愛白頭,然後旁人也都陸續點了自己喜歡的曲目。

    其中點擊率最高的莫過於琉雲翹傳,好幾個女眷各點一段,明蘭略略一算,幾乎把整出琉雲翹傳都點齊了。

    這出戲自前朝起,近百年來始終盛演不衰,女眷們尤其鍾愛。

    劇情概要如下:話說某朝中期,一位名妓因緣際會結識了一位少年探花郎,兩人雖貴賤殊途,但卻一見如故,傾心相愛;後探花郎雖將名妓贖身並入了良籍,然家門容不下煙花女子。這名妓倒也剛烈,直接留信出走,並勸探花郎另娶高門淑女為妻。

    探花郎遍尋愛人不得,隻得從父母之命,多年後,新鰥的探花郎被點為巡邊禦史,於邊疆巡視之際恰遇羯奴大舉進犯,探花郎率領軍民極力抵擋,然敵眾我寡,眼看援兵遲遲未到,就要城破身死,探花郎都已把劍架在脖子上了,這時忽然羯奴中帳大營大亂;探花郎抓住時機,趕緊吩咐守城官兵趁機急襲,果然得手,危機自解。

    戰後清點才知道,原來是一女子斥重金急購了五百牛羊馬匹,然後於尾部點上火,效仿田單的火牛陣,讓牲口群從毫無防備的羯奴後方衝過去;探花郎見疑,細細打聽之下才知道,這女子赫然就是那名妓。

    最後當然是大團圓結局,才子佳人琴瑟和鳴,白頭偕老,兒孫滿堂。

    這故事很爛俗,但卻很動人,因為這出戲是真有其事,講的是前朝一段奇緣。

    那探花郎姓高名覃,乃江左名門子弟,他少年得誌,十六歲就科試簪花,先後輔佐了三位皇帝,一生大起大落,福澤百姓無數,後被錄入正史名臣傳。

    而他的妻子更傳奇,因為,她的確是秦淮河畔的歌妓出身,後世稱之為琉璃夫人。本來嘛,這樣不大好見光的身份,就算瞞不了當時人,好歹在書麵上做些文章,糊弄一下後人也好,偏偏這位高夫人實在太有名了,而他們的事情鬧的也太大了,就算正史上不寫,野史上那也是鋪天蓋地。

    這時,八角亭那邊忽響起一陣輕鼓,由緩至急,四個樂工一起十指疾撥三弦,如泣如訴,若滿地瀉珠,驚心動魄,明蘭抬眼看了看身旁的朱氏,再看看幾位妯娌,隻見她們都是一臉激動心醉,明蘭知道,最精彩的一段來了:

    高覃從邊城回家苦求高堂,雙親終於同意納琉璃夫人進門為妾,誰知琉璃夫人不幹,她對著情郎歎了口氣,說了一句名言:吾愛汝甚,然吾也愛己甚。

    她說,她受了半輩子的白眼輕視,脫了賤籍後,已決計後半輩子挺起脊梁做人了,是以開作坊,招學徒,經商行賈,已經替自己掙下尊嚴的生活,並且她現在過的很愉快。

    高覃堅決要娶她,江左高家卻死活不答應,這件事鬧的天下皆知,連市井街坊都熱衷談論;最後,高覃毅然放棄似錦前程,棄職去銜,還被高家開除宗祠,趕出家門。

    然後,遭受天下人非議的夫妻倆隱居於雍州山野,清貧度日,相濡以沫,高覃潛心讀書,著書修學,教誨子弟,琉璃夫人則帶著貧困的當地百姓,開山鑿礦,蓄水為田。

    整整十年,皇帝都換任了,高覃以揚棄程朱理學的幾本鴻篇巨作而再度名滿天下,四海學子莫不仰慕,紛紛前來求教,朝廷三發詔令,讓高覃複職還朝,此後青雲直上,出將入相,三歸鄉野,又三次還朝,官位直至太師,且門下弟子無數,最後入了名臣傳和忠良祠。

    而高夫人呢,從歌妓到超一品的誥命夫人,琉璃夫人的一生簡直比傳奇還傳奇。

    當時明蘭讀了這段書正史野史,曾疑問莊先生:礦山可以私開的嗎官府不管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小說》,方便以後閱讀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小說第126回 宴飲前後 · 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小說第126回 宴飲前後 · 下並對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小說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