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妃標準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牧童騎神牛 本章:選妃標準

    在中國古代,皇帝為天下至尊,富有四海,為了把這江山傳給自己的子孫後代,所有皇帝都希望自己能子孫滿堂,人丁興旺,為了確保皇帝有子嗣,中國古代的皇帝都廣納嬪妃。

    周代的製度是:“天子後六宮,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女禦”;在明代,皇後以下則有皇貴妃、貴妃、九嬪、才人、婕妤、美人、昭容、選侍、淑女等,其中淑女為最末等,初選入宮即為淑女。

    俗話說:“後宮佳麗三千”,可如果僅僅計算皇帝的妻妾們,當然沒有這多,但如果加上可以隨時為皇帝所驅使的宮女們,這個數目就遠遠不止三千了。

    據記載,明朝末年,內廷宮女多達9000人,這些宮女大多數可能一輩子也沒見過和自己近在咫尺的皇帝,他們隻是默默地做著自己的雜役,直至老死宮中。

    明朝吸取了前朝外戚幹政的教訓,嚴格控製後族的勢力,因此明朝的皇後多為小家碧玉,來自民間。

    據《明史·後妃傳》記載,朱元璋於洪武元年修纂《女訓》,作為管理後妃的“家法”,在後妃的遴選上,為防範朝中權臣與後宮勾結,規定“凡天子、親王之後、妃、宮嬪,慎選良家女為之,進者弗受,故妃、後多采之民間”,而且偏重於選擇清貧之家的女子,試圖以此輔佐皇帝去節儉勤政,後族爵位雖高,卻基本沒有實權。天才朱元璋還在宮內掛了一塊紅牌,上麵鐫刻著警戒妃嬪不能亂政的話,而明代曆代的皇帝也一向對此嚴加防範。

    那,明朝是怎樣確定這些妃嬪的“最高領導人”——皇後呢?

    據史料記載:明代選後妃的製度十分規範,並逐級加以篩選淘汰,大概來說有以下七個步驟:

    第一步是“海選”,每當皇帝到了大婚年齡時,皇宮都會派遣宦官到全國各地挑選年齡在十三到十六歲之間的少女,從中選出5000名由皇家支付路費,由父母在規定的時間內送到京城進行第二輪選拔。

    第二輪選拔時,宦官們選擇一個較大場地,把少女每百人排成一行,按年齡大小排序,一番察看後,把那些過於高矮胖瘦的少女淘汰,這一輪大概會淘汰五分之一。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江陽王》,方便以後閱讀江陽王選妃標準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江陽王選妃標準並對江陽王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