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慕容部的莫護跋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鄭端木 本章:第375章 慕容部的莫護跋

    第375章慕容部的莫護跋

    ……………………………………

    柳城陸陸續續逃回來很多烏桓敗兵,好在有能臣抵出麵,及時安撫。這些人大多被漢軍和“紮馬釘大陣”下破了膽子,再者,各自的家人親眷也都在柳城,所以並未有多大反抗。當然了,其中肯定也有不馴順的,甚至還嗷嗷叫著要為丘力居和蹋頓報仇,隻是這些人用不著魏延和黑山軍出手,就被能臣抵收拾了。

    唯獨讓能臣抵越來越疑惑的是,魏延這夥人真不是“漢軍”,因為根據逃回來的敗兵所說,他們既不是公孫瓚的旗幟,也不是漢正軍的旗幟。好在沒兩天的工夫,張燕、張繡也率大軍趕了過來,看著那些曾令他們膽戰心驚的紅豔豔的“蛋黃旗”,烏桓敗兵們反而心中漸漸安定了下來。

    整個部落都降了,咱們這些被人家打躥的敗兵還能咋?降就降吧,反正漢軍也不欺負人,還反過來保護咱們。

    這些漢軍有多厲害,他們心最清楚,有漢軍保護,估計自己的部落再也不會受到其他部落欺負了。

    隨後,由能臣抵出麵,聚集在陽樂的烏桓部落也不戰而降。不僅如此,周遭還有很多的小部落紛紛前來,或是請降,或是歸附。其中有一個首領叫作“莫護跋”的東胡小部落,更是直接跑到了柳城東北處住下來不走了,哭著喊著請求全族歸附。

    …………

    所謂的“東胡”其實並非是特指一個族群,因為在“漢朝的古代”,很早便有了“四夷”的說法,即東夷、南蠻、北狄和西戎的合稱。後來可能中原王朝也分不清他們都是誰跟誰,反正大多數都是遊牧,騎著毛驢到處溜達,所以便將之統稱為“胡人”。

    行啊。

    胡就胡唄。

    北方遊牧民族漸漸進化、開蒙之後,強大一些的便建立政權,也自稱為“胡”,企圖與中原農耕文明並列於世。但是,他們並不知道,這個從中原那邊傳過來的“胡”的意思屬於蔑稱,基本等於“沒文化、土老帽、下巴人”。就好像教一個老外說“我是大傻子”,他也跟著使勁喊,完事還以為自個兒說的是“我是鋼鐵俠”。從趙武靈王曰“胡服騎射,以教百姓”到後來的單於遣使書“南有大漢,北有強胡”就說明了這一點。

    再但是,因為距離中原文明較近,受熏陶久了,使得“先聰明起來的胡人”建立自己的政權之後,覺得自己已經站到了“鄙視鏈”較高的位置,它也開始欺負周圍的落後胡人,奴役他們,壓迫他們,還看不起他們,比如東邊的胡人。

    所以“東胡”的本意就是東邊的胡人……沒錯,就是這簡單,這隨意。

    後來,匈奴這撥胡人被大漢朝廷一使勁兒,給捅翻了,甚至還扔一半,留一半。那些受到“匈奴胡人”欺壓的“東邊的胡人們”抬頭一看,“哎呀,老大沒了!”

    再後來,他們也紛紛向水草豐美,環境優秀之地遷徙、占領。跑到鮮卑山一帶的,就說自己是鮮卑人,跑到烏桓山一帶的,就說自己是烏桓人。此外還有扶餘、挹婁、沃沮……

    也不僅僅隻是遊牧,還有漁獵、采集,反正怎樣能養活人就怎來唄。而他們的政權意識也有先後差別,比如有的想當“單於”,就是胡人皇帝,有的想當“大人”,基本等於胡人諸侯,有的還自己給自己封王玩。這都還算是先進的,另外一些隻是群居部落,或者部落聯盟。

    在這些胡人之中,“高句麗”是個奇葩,它出自扶餘人,基本等於胡人的野種,但是因為受到嫌棄、排擠,所以躥到了靠近遼東的漢地,反而又比扶餘人學的更加聰明先進,居然立國了。

    有這多好歹給自己取了名的“東胡人”都還不算完,因為並非是這家的院牆就是那家的隔壁,這其中還散落著大大小小無數的部落,他們可能被奴役、可能被驅趕、也可能被消滅,甚至是到處流浪,跑哪都遭人不待見,混的像流寇或者馬賊差不多。

    沒辦法稱呼啊,怎辦?

    那就是“百胡”或者“雜胡”。

    …………

    莫護跋的部落原本就是這一個“雜胡”小部落,後來被鮮卑名下的另一個部落給收編了,所以也就成了鮮卑部落。但是,莫護跋想把自己當成鮮卑人,人家那個鮮卑部落還不樂意呢,就把他們當成兩條腿的牲口,負責給人家牧馬放羊,說的直白點,就是人家的奴仆。

    要說莫護跋曾經帶著族人來回溜達,也還是有一定好處的,他學會了說漢話!探知到閻柔所帶的那個“百胡部落”歸附大漢之後,都當上了大漢國人,莫護跋那顆躁動的心就再也無法抑製了。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漢大忽悠帝》,方便以後閱讀大漢大忽悠帝第375章 慕容部的莫護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漢大忽悠帝第375章 慕容部的莫護跋並對大漢大忽悠帝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