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雨落二三日
夜,有雨。
這場雨,是和塔兀的援軍一塊兒到的,且到今夜為止,已然是下了三天兩夜。
元軍那邊,雖然大帥亦卜剌對這位“勇親王”的突然駕到很是意外,但孫亦諧倒是適應的很快……
剛一見麵,孫哥就將塔兀比作了“及時雨”,然後立刻發出了各種“驚為天人”、“相見恨晚”之類的馬屁連招,還是當著前不久剛吃過這些馬屁的亦卜剌的麵來的。
其阿諛諂媚的意圖之直白、之無恥,引得包括亦卜剌在內的所有元軍將士歎為觀止。
就連塔兀身邊的水元仙子都有點驚到了,因為像這種極端畫風的“奸佞小人”,莫說是在北元,在大她也沒見過啊。
當然這也正常,畢竟孫亦諧是按照他以前看過的一些影視劇、短視頻……再糅雜進幾分他個人的理解來還原這種形象的,所以多少會有點浮誇。
另外此處咱得提一嘴:前文書中,雖然悟劍山莊事件時水元仙子有出現,但那次她從未近距離看到過孫黃二人,所以對他們的長相乃至兵器都是不知曉的;甚至可以說,她連這兩人的名字都不記得,因為她從來也沒把這些普通的江湖中人放在眼過,除非你跟王釋蓮一樣有“先天靈骨”這種東西能引起她重視,否則在她看來你也就是個麵包,還是她沒吃過的那種。
眼下,來到這元軍大營後,亦卜剌向塔兀介紹孫亦諧時,用的直接就是“龜田一峰”這名號,且說是東瀛人,那塔兀身邊的水元仙子自也不會想到別處。
當然了,沒印象,可以建立印象。
就這短短兩天,水元仙子已然是對孫亦諧刮目相看了,因為她發現這小子簡直就是個天生的弄權小人,那欺上瞞下、見風使舵、投其所好、巧言令色等等等等的諸多手段,在這龜田君手那是信手拈來啊。
塔兀本就是個荒唐王爺,這些年在他府上靠著些奇技淫巧討飯吃的“幫閑”沒有一百也有八十,但從他見到孫亦諧的那一刻起,那些人在他眼立馬就連人都不算了——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嘛。
這個世界的北元政權都好幾百年沒染指過中原大地了,你塔兀就是玩兒到頭,能有這生在江南富庶之地的孫少會得多?就算有,那孫哥還有在另一個宇宙的見識呢,那些現代的娛樂理念、還有“家鄉的小電影”他都是白看的嗎?
反正任憑那塔兀隨便問、隨便聊,隻要是吃喝玩樂的事兒,以孫亦諧那口才,連唬帶編,就沒有說不上來的,興起時孫哥甚至能去親自去炒幾個菜給塔兀嚐嚐。
不過要驗證孫亦諧所說的那些玩樂,其必需的準備工作,那他就不管了……塔兀自會甩給手下們去辦。
就拿炒菜來說吧,要炒孫亦諧吹的那些菜,得先單獨給他另砌一個專門的灶,灶周圍還得有牆有頂兒,因為這兩天在下雨嘛,然後這事兒塔兀一句話下去,士兵們就得火速去造辦,晚飯前就要用。
那炒菜所需的其他材料呢?新鮮野味兒尚可去獵,特定的調味料和廚具咋辦?
那也不管,王爺說了要,你們想辦法唄。
到最後好不容易都搞定了,那些花了大量人力物力堆出來的東西,孫亦諧實操時卻很可能也就僅僅是“鹿取茸尖碎、雁留舌上毫”這種用法,情緒價值是給拉滿了,可味道基本就靠點兒新奇和鍋氣了。
饒是如此,塔兀也喜歡,也高興,他就這種人嘛。
就塔兀這性格,幾乎是完美適配大家刻板印象中那種極端奸佞和奸妃的,他這種人身邊不掛兩個這種掛件你都覺得不合適了。
那他是高興了,亦卜剌和其手下將士們不幹……憑什呀?說是來了援軍,實際是來一活祖宗唄,這幾天將士們是不得操練也不得休養,全忙活著伺候他了。
關鍵有很多事兒都是龜田君那孫子為了拍王爺馬屁、投其所好憑空生出來的,最後大家忙忙外把事情辦了,卻是那小子在王爺麵前領功得賞,真真叫一個可惡啊。
而另一方麵,軍這邊呢……
風滿樓,也覺得自己遇上了“及時雨”。
當然此處的雨,就是指天上所下的雨而已了。
在風滿樓的視角,要不是因為三天前突然下起了大雨,斷斷續續到現在還沒停,恐怕塔兀帶來的鐵騎早就一鼓作氣帶著先前剛被挫過一陣的元軍卷土重來了。
但現在嘛,正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被大雨緩了這幾天後,那些兵馬的銳氣自已大不如前,再拖幾天,他的壓力或許會更小一些。
>>章節報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