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論荀氏

類別:未分類 作者:臊眉耷目 本章:第二百九十一章 論荀氏

    天柱山,荊州軍營中。

    打從丹陽戰場回來之後,劉琦便一直將兵馬陳列在天柱山下,並著手讓麾下的校尉、別部司馬開始整理並訓練丹陽郡的山越。

    而各屯的山越中,派回去丹陽郡勸說那些山民移民至荊州境內的山越,也已經陸陸續續的返回了山中,去勸說他們的家眷入楚,

    不出劉琦所料,大部分的山民在山越兵的勸說下,願意追隨他們族人遷移至荊州。

    劉琦待在天柱山下,便開始陸續的接受這些山越的家人。

    但冷不丁一下子接受了這多的人,安置起來就很成問題,但也隻有安置了這些山民,才能讓山越的青壯才能更好的為自己所用。

    荊州目前雖然已經接收了近百萬的各州郡流民,但山民畢竟不同於普通的流民,在劉表看來,是有前科的人,這些人或許會令劉表產生反感。

    如何妥善的安置山越,劉琦便找劉曄商議。

    聽了劉琦的話之後,劉曄不由哈哈大笑,似乎是聽到了什有趣的事情。

    “府君當初在荊南屯田,用荊蠻諸族之人開墾無主之田,不但可收稻穀,還能荊蠻為己之用,怎如今到了山越這邊,府君如何反倒是一籌莫展了?依如舊法便可。”

    劉琦認真地道:“在荊南那邊施以屯田,倒是好說,畢竟他們原本就是七郡的轄境之民……隻是山越之眾,我日後是要用以帶去南陽郡與人爭雄的,他們的家眷若是派往荊南,恐有些不妥。”

    劉曄勸道:“府君為何不在荊北施以屯田之政?”

    劉琦站起身,一邊漫步一邊分析道:“越是往北方,這世家、豪門、士族的力量便越是強大,可用之田便越少,不似荊南那邊相對還好整治,就拿南陽郡和南郡舉例,兩郡可用的良田大部分都在門閥與豪強手中,我就是想屯,又往哪去屯呢?”

    劉曄問劉琦道:“定國之術,在於強兵足食,秦人以急農兼天下,敢問劉府君,七郡目下用荊蠻將士施以屯田之政,其效何如?”

    劉琦也不瞞他:“荊南七郡屯田,目下尚不足一年,乃是以招募的荊蠻之兵,在訓練之時,由我兄長劉磐且屯且練,我自荊南帶走了兩萬四千南蠻將士後,各族為得蠻王之位,又多進獻人丁猛士以為軍用,如今長沙郡屯兩萬人,武陵郡、沅陵郡屯一萬人,零陵郡和始興郡屯一萬人、桂陽郡和邵陵郡屯一萬五千人,按五天一輪休的比例屯練,常耕者可為四萬人,若遇水豐之年,可增雙倍之收,計除眾費和歲完,可入五百萬斛以為軍資,而且這個數量還在遞增。”

    劉曄掰著手指頭大致一算,道:“如此說來,五年之後,僅是荊南屯田,便可為君父子積三千萬斛?”

    “差不多吧。”劉琦淡淡的點頭道。

    曆史上的軍屯是一直從三國時期的曹魏延續到明代,乃至於清代,甚至於現代的西北地區都在積極采用的一種養軍方式,且屯且守的概念縱橫千年,深入到了各階層的人主心中,百代不廢,這是經過曆史見證的,

    以荊南為軍屯試驗點正符合荊州目下的形勢,畢竟荊南也算是邊郡,那。

    但眼下,荊北之地的田地大部分皆在私人手中,若戰事不起,恐難收屯。

    少時,卻聽劉曄道:“府君,依照在下之見,這些山越之眾,若要如同荊蠻一般在荊南七郡施以軍屯,這地點,還必須得選在南陽郡,如此方可一展身手。”

    “子揚此言何意?還請盡言其詳。”

    劉曄低聲道:“若想取私田予公,非得立足於亂,而若想立足於亂,則需立足於戰,隻有逢大戰,才會出現無主之田。”

    劉琦恍然,這是不破不立。

    “南陽郡眼下處於各方勢力兵鋒所指之處,就算那是龍興之地,士族門閥林立,又能如何?門閥也擋不住混戰,豪強也撐不過兵慌,隻要南陽郡不斷的有戰事,府君又何愁不能施以軍屯呢?”

    劉曄的話,劉琦心中大概明白了。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國從單騎入荊州開始》,方便以後閱讀三國從單騎入荊州開始第二百九十一章 論荀氏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國從單騎入荊州開始第二百九十一章 論荀氏並對三國從單騎入荊州開始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