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備戰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本章:第155章 備戰

    您可以在百度搜索“明朝大昏君 書海閣網()”查找最新章節!

    “皇上,番夷戰船豈能停靠在我朝岸邊。”

    嚴嵩在廣州和葡萄牙人談判,經過了好幾天之後,大部分條款都達成了一致。但也有不少條款嚴嵩不敢拍板,所以立馬是快馬加鞭,送到了京城。

    嚴重的報告來到了京城,內容引起了很大的分歧。

    廷議當中是一片反對聲音。

    本來很多人就反對開海,認為開海違背祖製,威脅大明沿海穩定,是不利於大明朝的。但因為皇帝的支持,很多朝中大臣隻能是勉強答應。但現在嚴嵩的奏章,有很多讓人不舒服的東西。

    第一個就得到了批評。

    “皇上,嘉靖二年浙江發生的事情,難道還不夠警醒嗎?若放任佛郎機戰船停靠在廣東海岸,若他們和倭國使團一樣鬧事,到時候怎辦?汪侍郎報告當中可是說過,這些佛郎機戰船都帶有威力強大的火炮。比當初三百倭國使團還要威脅,豈能讓這種威脅留在我朝海岸上。”

    “是啊,皇上,此事必須要謹慎。”

    “若讓這些戰船流入我朝海岸,不就是等於讓蒙古軍隊越過九邊?”

    葡萄牙戰船停靠在廣東,大家是不能同意的。

    此起彼伏,全都是反對的聲音。

    朱厚熜歎口氣。果然對於開海,朝中的主流聲音還是反對。現在隻是抓到一個事情,就一直在反對。再看看朝中幾個重臣,不管是楊廷和,還是楊一清,都是不表態。

    其實以他們的地位,他們不表態,其實就是不支持。他們之所以不表態,隻是因為他們的位置太敏感,他們也知道皇帝是支持開海的,所以不好直接和皇帝對峙,因此才保持沉默。

    沒有一個強有力的官員支持開海,總是會有這多的麻煩。因此朱厚熜立馬是轉移了話題,道:“吳侍郎,若佛郎機商人來廣東,那佛郎機戰船一定要停靠在廣東沿海嗎?”

    “是。”

    吳廷舉點頭。

    道:“佛郎機商人主要是從馬六甲一帶來到廣東,距離超過五千以上,路上需要很長的時間。雖然中間也會有短暫的修整和補充,但都隻是簡單的修整。到了廣東之後,必須要重新修整,獲得補充,才能夠再次出發。如果不讓他們靠岸,那他們就無法修整,無法獲得補充,就隻能是飄蕩在海上,這是不可能的。他們想要回去,肯定是需要在廣東獲得新的補充。”

    “也就是說佛郎機戰船必須要停靠在廣東?”

    “是。”

    吳廷舉很肯定的回答。

    “汪侍郎,廣東水師那邊,麵對這些佛郎機戰船,能否保衛廣東安全。”

    “皇上,廣東水師有實力保衛廣東安全。”

    兵部侍郎汪鋐開口。

    不過汪鋐繼續道:“但如果廣東成為海貿中心,越來越多的海商來到廣東做生意,那肯定會有更多的戰船來到廣東。如果廣東水師保持現在的規模,那很難應付未來大量的海貿情況。因此臣的建議是,為了應對未來越來越多的海商,越來越多的戰船,廣東水師必須要擴大規模。且朝廷必須要派遣一名出色的將領率領水師部隊,訓練這支水師部隊。再說為什佛郎機那邊要求他們的商船一定要有戰船跟隨,借口就是因為沿途海盜太多,必須要保護他們商船的安全。說起來這個並不是借口,目前我朝沿海的確是海盜很多。從廣東到馬六甲的這段海路當中,因為中間有很多島嶼,因此海盜就更多。所以想要讓佛郎機商人再也沒有借口海商帶戰船,最好的辦法隻有一個。那就是我們擁有強大的水師部隊,定期清理這些海盜,保證這個區域商船的安全。這樣才能讓那些海商不需要戰船的保護,他們也就沒有借口讓戰船跟隨,我們也不用擔心他們的戰船來到廣東生事。”

    “嗯。汪侍郎說的是正理。”

    朱厚熜就差鼓掌。

    朱厚熜為什喜歡汪鋐,就是因為如此。

    汪鋐考慮的不僅僅是現在,還有以後的事情。而且汪鋐的想法不是被動的,而是主動的。現在最好的辦法還是大明朝大力發展自己的水師部隊。現在就是因為大明水師廢了太多,導致海岸線周圍海盜很多。這些海盜嚴重影響商船的正常行駛。

    這是葡萄牙商人的借口。

    海盜太多,因此跟著戰船。汪鋐的意思是,發展廣東水師,掃除沿海的海盜,這樣那些葡萄牙商人就沒有借口繼續帶著戰船。而且隻有這樣,才能夠讓更多的海商參與海貿當中。海盜的存在,對於海貿的發展是不利的。

    “聽完汪侍郎的話,朕有了新的想法。朕的想法是成立南洋水師,把廣東和福建兩地的水師合起來統一指揮。朕看過關於廣東水師的報告,所有的戰船加起來都不到一百艘,打仗的時候還要調動民間的船隻參戰。這樣可不行,南洋水師怎也應該擁有三四百搜戰船,才能夠有足夠的威懾力。南洋水師的成立,兵部討論一下,然後給朕遞上報告。”

    “臣遵旨。”

    王憲領命。

    朱厚熜繼續道:“那他們的戰船要停靠在哪?”

    “皇上……”

    下麵的大臣傻了。

    明明剛剛大臣都反對戰船停靠,可是怎轉了一圈之後,還沒有討論同意不同意,朱厚熜直接就問戰船要停靠在哪。這意思不就是說朱厚熜是讚成戰船停靠的。

    但朱厚熜就像是沒聽到一樣,道:“現實情況就是如此,難道還不讓那些戰船靠岸?那成立市舶總司的目的在哪?開海的意義在哪?不讓這些戰船靠岸,那正常的商船也無法過來,那怎進行海貿?不過嚴嵩寫的很好,商船和戰船來到廣東之後,必須要分開停靠。戰船不能深入廣州,一定要在海岸找一個地方專門停靠戰船。”

    “皇上,原屯門一帶其實非常適合停靠戰船。”

    汪鋐站出來開口。

    道:“屯門遠離廣州,就算是發生任何事情都不會影響廣州的穩定。當初收複屯門之後,在這一帶部署了不少兵力,也不怕這些戰船做什事情。而且這些戰船,每一次都會有幾百上千人靠岸。他們的吃喝,都是一筆很大的開支。對於屯門一帶的百姓來說,也是很好的收入。會帶動屯門一帶的發展。”

    “屯門,屯門。”

    明朝時候的屯門,指的是深圳後海灣、內伶仃島及香港青山一帶。

    不毛之地。

    並沒有後世那繁榮。

    隻要是不影響廣州這樣的重要地方,那這些不毛之地,沒有那重要。要不是如此,當初葡萄牙商人也不可能占據屯門那長時間,朝廷都沒有什反應。就是因為不毛之地,占了也沒人關注。因此汪鋐的意思是,把屯門作為戰船休整之地。

    “這個可以。允許番夷戰船停靠在屯門。不過屯門那邊必須要加強軍隊實力,一旦發生任何事情,都可以迅速反應。而且在屯門一帶一定要建設防禦工事,那些大型的火炮都按上去,讓那些番夷的戰船都老實一點。”

    朱厚熜看到還有人要反對,所以直接道:“此事就這定了。”

    在國內問題上,很多事情需要慢慢來,朱厚熜並不會太過冒進。因為國內各種勢力繁雜,利益關係太多。但目前的開海,雖然也影響沿海地區的海商和他們背後的力量,但這些力量還沒有強大到可以對抗朝廷,甚至都沒有能力對抗地方政府。因此還沒有形成強大的勢力之前,朱厚熜才強硬的開海。而且隻要持續的推動開海,那新的開海勢力也會誕生。

    所以在開海問題上,朱厚熜是比較堅定的。

    “佛郎機想要在廣州成立他們的機構,和鴻臚寺對接的事情你們怎看?”

    “皇上,這個沒有問題。現在京城就有很多藩國的使臣存在。若廣州那邊海商雲集,必然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有這樣的機構參與調解那些問題,是一個好事情。”

    相比起第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反對的人不多。

    因為這種事情還算是比較普遍的。在北京有很多番夷使臣住的地方,有些番邦國家常年都在京城有人。就跟後來的大使館一樣。

    因此這樣的事情,大臣比較容易接受。

    “既然這樣,盡快的給廣州回複。好讓他們盡快的完成談判。不要因為這些事情,影響海貿的推進。”

    海貿,朱厚熜可是寄予厚望。

    主要是為了錢。

    朱厚熜要做的事情太多。可是很多事情需要大量的錢,有錢才能夠推動。而現在的大明朝,能夠迅速籌集一大筆錢,海貿最適合。

    …………

    “周將軍久在邊關,應該清楚雙方軍隊的優劣。給朕講講。”

    周尚文四十八歲。

    身材魁梧。

    因為朱厚熜的召喚,因此來到了京城。這是周尚文第一次見到朱厚熜這個年輕的小皇帝,因此還是比較拘謹。其實按照周尚文這些年的戰功,就算是把他的戰功折半,換成是文官,早就是朝廷重臣。

    可以天天見到皇帝,皇帝還要天天詢問國策。

    但大明朝文貴武賤。

    同樣的戰功,文官和武官拿到的獎賞完全不一樣。

    因此周尚文這樣級別的武將是很難見到皇帝。此次接到聖旨,周尚文都是非常疑惑的。不過雖然有些拘謹,但皇帝問問題,周尚文還是很鎮定道:“蒙古部落全民皆兵,而且他們從小就是馬背上長大的,因此他們的騎兵都不需要怎訓練,就是合格的騎兵。不僅是男人,需要的時候就是女人都可以成為騎兵。蒙古部落都是騎兵,所以來去如風,機動性能很強。每次進攻邊關的時候,他們都可以找出防守的漏洞,迅速調兵前去攻擊防守的漏洞。因為他們的行軍速度太快,在這方麵我們的軍隊差距很大。”

    “蒙古騎兵的優勢是行軍速度。那他們有沒有劣勢?”

    “有。”

    周尚文很肯定的回答,道:“蒙古部落人少。不管是大部落,還是小部落,整體人數都很少。因此蒙古部落不喜歡打消耗戰,擔憂傷亡太大。他們更喜歡找我們的漏洞,且一擊不中,立馬盾之千。因此很多時候邊關將領麵對進犯的蒙古軍隊,都是守城。隻要牢牢地守住城市,他們很難攻破,也不會下大力氣攻城。”

    “人少?經不起消耗?”

    “是。自從達延汗死了之後,蒙古部落再次分裂。就算是那些大部落,如果一場戰爭傷亡超過萬人以上,那絕對是傷筋動骨。甚至對於他們來說,一場戰爭戰死千人,都是難以接受的。所以隻要傷亡幾百人,他們就會終止戰爭。蒙古部落最不喜歡的,就是硬碰硬的戰爭。”

    周尚文是前線將領。

    而且和文人領兵不一樣,周尚文是武將。從領兵開始,就一直是衝鋒陷陣。因此對於蒙古又有文人沒有的那種感受。周尚文對於蒙古部落的缺點說的很正確。

    人少,人非常少。

    整個蒙古部落加起來,目前人口也不到五十萬。就算是把他們控製的一些其他部落民族統統加起來,也不到一百萬人。這就是現在蒙古部落的情況。

    如果蒙古部落統一,這是一個很強大的力量,可以組建十幾萬,甚至拚上全力可以組建二十萬軍隊。但達延汗死了之後,蒙古部落再次分裂。

    最強大的韃靼右翼,拚了老命也就能夠組建五萬人。平時能夠有一兩萬部隊就不錯了。正因為如此,蒙古部落是無法接受大量的傷亡。

    大明朝就算是一次性損了十萬人,隻要稍微養一養還能夠恢複。可是蒙古部落一次性損失一萬人,對於他們來說都是難以接受的。

    “那大明軍隊呢?”

    “我朝軍隊,在行軍速度上遠不如蒙古部落。而且和馬背上長大的蒙古部落相比,我們的軍隊戰鬥力也有一些差距。若是在荒野上,碰到了蒙古軍隊,碰到小股騎兵還行,蒙古騎兵部隊人數稍微多一些,我們的軍隊就很容易一潰千,最終全軍覆沒。但我朝軍隊也有優勢,最大的優勢就是我朝軍隊配備了大量的火器。”

    “火器的優勢大嗎?和蒙古部落交手,應該怎使用火器?”

    “優勢很大。”

    說起火器,周尚文突然變了一個人。

    也逐漸的忘記了初次見到皇帝的拘謹,意氣風發道:“火器使用限製頗多,目前主要是用在守城戰當中。但隻是守城戰,還無法體現火器最大的作用。火器最強大之處是,在一瞬間爆發出來的威力巨大。對於任何一支軍隊來說,如果一瞬間受到了巨大的打擊,那在那一瞬間整個部隊都會受到影響,部隊士氣會迅速下降。”

    “你的意思是,把火器集中使用?”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明朝大昏君》,方便以後閱讀明朝大昏君第155章 備戰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明朝大昏君第155章 備戰並對明朝大昏君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