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6章 天道製裁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觀虛 本章:第1206章 天道製裁

    草木凋敝的蠻荒,第一副陣與法融合的,厚土複構絕陣,被墨畫借神識禦墨,畫在了蒼茫的大地上。這是一副,很古怪的陣法。

    傳統框架下的尋常陣師,根本看不明白,這究竟是什體係的陣法。

    即便見識高遠的陣師,知道這麵,摻雜了絕陣,摻雜了五行和八卦的某些同類陣法,但基本也無法看出,這種複陣內在法則的構建原理。

    更揣摩不出,墨畫苦心孤詣之下,借助陣紋傳遞法則,所進行的各種隻有墨畫自己才能看明白的陣理變化。

    這是兩重構造。

    表層的陣紋,陣樞,陣眼的構造,已經很難看懂了。

    而更難的,是表層之下的法則運轉。

    法則,是無形的,是難以捉摸的。即便別人想學,想抄,也無從下手。

    這副陣法,不同於道廷已有的陣法流派,也不同於大荒傳承的聖紋,這是墨畫自己搞出來的陣法體係。是他長年累月,不斷學習,不斷畫陣,不斷思考,不斷領悟後,陣法認知的一個“蛻變”。而這“厚土複構絕陣”,也不負墨畫的期待。

    陣法開始流轉,青綠色和土黃色的靈力交織。

    這是明麵上,肉眼可見的。

    而在無形之中,在墨畫蘊著金光的神目中,各種“生”的法則之力,在不斷顯化。

    這些法則,以墨畫設計的陣法為橋梁,按照既定路徑,緩緩流淌,彼此分流,又在固定節點融合,以此遵循墨畫的意誌,產生著各種玄妙的變化。

    這是通過陣法,在牽引法則。

    某種意義上,這也是在操控法則。

    以厚土絕陣,蘊含的大地道蘊為核心。

    將草木的育生,水土的滋生,土木的發生,土葬的腐生……等等生的法則之力,圍繞大地的道蘊進行排列,主次分明,而又相得益彰。

    最終在“厚土複構絕陣”這一“熔爐”之中,共同融合成了一大片,強大的生機法則。

    一股生機勃勃的氣息,自厚土複構絕陣中,蔓延出來。

    枯萎的饑災之氣,與這股生機之力一接觸,還是如之前一般,激烈地沸騰,消亡,冒出白煙。但這一次,饑災之氣卻並沒有再將生機之力吞噬。

    二者分庭抗禮,甚至在小規模內,是饑災之氣,被墨畫的陣法壓製住了。

    這也意味著,墨畫的設想生效了。

    他初步掌握了,抑製饑災的手段。

    同時也意味著,他有生以來,第一次真正領悟,並掌控了,以陣生法,法則生克的陣道本源邏輯。不遠處,正在全神戒備,護衛著墨畫的巴川,此時便看到,墨畫麵前,一道極複雜的聖紋,閃爍著青木色的光澤。

    而在這聖紋照耀下,不斷衰敗的大地,竟不再枯萎,甚至還有了一點點重獲生機的跡象。

    甚至不過眨眼間的功夫,地縫中一些草木,競然開始重新萌芽了………

    巴川一點也看不懂,但卻大受震撼。

    “巫祝大人,這是在想辦法……對抗大荒不滅的天災?”

    “巫祝大人是想……拯救大荒於饑災的水火?”

    巴川瞪大了眼睛。

    那一瞬間,他心中震顫,對巫祝大人的崇敬之情,如高山仰止,無法言表。

    而另一邊,墨畫還在心無旁騖地繼續研究。

    這還隻是開始。

    如今他對“陣”和“法”的關係,有了更深刻地認知,同時也親身實踐,構建出了一套“厚土複構絕陣”,以此為媒介,來牽引大地生機法則,對抗饑災之力。

    但陣與法的重構衍生,隻是第一步。

    第二步,他還要觀摩這種法則的“對抗”。

    厚土之力,代表“生”。

    饑災之力,某種意義上,也是饕餮之力,則代表“死”。

    對饕餮之力,施加厚土之力,兩者互相阻礙,處於同一的境地,便會對立,互相廝殺,互相消亡。而在這種廝殺和消亡中,也伴隨著法則的轉化。

    “死”殺了“生”,就是將“生”轉化為死。

    而“生”拯救了“死”,便是將“死”轉化為了“生”。

    生與死涇渭分明,但恰恰又互相依存,互相滲透,互相轉化,乃至最終,生死一體。

    這是一種,極其高明的“法則變化”,也是一種近似於“定律”的“法則模型”。

    不隻是生死。

    墨畫憑直覺判斷,這世間萬般法則,很可能都遵循這種定律,於“生克”間,互相滲透轉化,構成一體這甚至可以說,是“道”的基本模型。

    但這種涉及道的演變,又更艱難了很多。

    墨畫現在,並不能琢磨得很透徹。

    但這並不妨礙,他利用這種“道”的基本模型,來研究法則變化。

    不知其理,但可以先簡單地用一下。

    這也是他當前主要的目的,也是第三步計劃:

    利用法則的“生克”,來“剖析”饑災之氣,也就是研究饕餮之力。

    對墨畫而言,這個道理,並不難理解。

    沒發生“生克”之時,饕餮之力自性具足,是相對完整的。

    墨畫自然無法窺破這種力量的本質。

    若要窺其本質,就要施加另一種法則之力,與饕餮之力,進行生克,構成“矛盾”。

    而饕餮之力,一旦受到外力的阻礙,內在就會產生矛盾,暴露出本質。

    這種時候,就是“剖析”饕餮法則,最好的時候。

    不光是饕餮法則,世間萬事萬物,其實也是同理。

    修道之人,一直順風順水,看著便“完美無缺”,唯有遇到失敗挫折,感到痛苦煎熬,內在的軟弱,和各種本質上的矛盾,才會暴露出來。

    這種“矛盾”,才決定一個人的本質。

    能否克服矛盾,也決定了修士的器量和未來的道途。

    除了個人,部落也是這樣。

    部落若在發展,在壯大,一切都順風順水,看著自然強大,沒什問題。

    可一旦發展受阻,遇到強敵,遇到各種災難,內在的問題,就會暴露出來。

    各種階層矛盾,也會變得尖銳。

    兀魯部的兀,之前對自己忠心,也是因為能帶兵征伐,一直拓展地盤。

    可後來征伐受阻,無戰可打,兀內在的野心就開始膨脹,權力欲加深,暴露了本性,最終也就自取滅亡了。

    雖然兀魯部,現在還在。但兀的兀魯部,卻已經死了。

    推而廣之,修士,大荒部落,道廷治下的家族,宗門,各個勢力,乃至整個道廷,和九州世界,大抵都是如此。

    萬事萬物,同樣都遵從這個“定律”。

    也正因如此包羅萬象,囊括萬事萬物萬法,或許才是一種……大道歸一的模型。

    墨畫心有所感。

    而後他便繼續按照自己的設想,利用這種類似“大道模型”的理念,進行“法則”的研究。以陣生法,製造法則對立,讓厚土之力與饕餮之力彼此生克。

    生克,意味著互相廝殺,互相滲透,互相轉化。

    生克之時,饕餮之力的內部,也會發生劇烈的法則變化。

    在這種時候,去剖析這象征著“饑災”的,饕餮之力的內在邏輯和本質。

    當然,這些說起來簡單,實際做起來,卻異常吃力。

    因為這一套流程,同時包含了很多重法則的變化。

    包含了陣與法的互相解構和重構。

    包含了法則的生克,滲透和轉化。

    也包含了,對另一種法則內在矛盾的剖析。

    墨畫“初生牛犢不怕虎”,也沒想那多,心中更沒有什傳承知識的條條框框。

    反正這些法則,糾纏在一起,呈現的是“並生互聯”的狀態,他索性一起研究感悟了。

    遵循本心,看到什就是什,悟到什也就是什。

    一心求道,真實不作偽,便足夠了。

    當然,代價就是,神識消耗更劇烈了。

    對法則的領悟,也更艱難。

    墨畫的識海,更無時無刻不在轉動,不在思考,不在感悟。

    他每天做的,也都是不斷畫厚土複構絕陣,去抵消饑災,去觀摩法則生克,去剖析饕餮之力。不斷機械地重複。

    看似枯燥,看似費神,看似痛苦。

    但墨畫卻仿佛打開了一片新天地的大門,樂在其中。

    在別人眼,他隻是在荒地上畫陣法,僅此而已。

    但除了墨畫自己,幾乎沒人知道,他在這些枯燥的陣法,和饑災蔓延的表象之下,看到了什令人驚異的玄妙變化。

    又領悟到了什常人難以理解的法則奧秘。

    這就是,世間表象和本質之間的巨大鴻溝。

    墨畫也有了一種,更加真切地,穿過了事物表象,掌控森羅萬法本質的奇妙感覺。

    盡管這種感覺,還如螢火一般微弱。

    而為了加深這種領悟,墨畫遵循的還是“笨辦法”。

    他不厭其煩地,一遍又一遍,重複著陣法的解構和重構。

    一遍又一遍,觀摩法則生克,剖析饕餮之力。

    悟道其實也很簡單。

    找到一件正確的事,然後一直重複,一直重複,一直重複下去……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陣問長生》,方便以後閱讀陣問長生第1206章 天道製裁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陣問長生第1206章 天道製裁並對陣問長生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