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解決了三清宗,整個吳越北部局麵頓時大變。
重新控製住鬆江乃至維揚,燕雲行的野心也忍不住有些膨脹。
不過他還算是有些自知之明,清楚這個局麵還存在很多變數。
聖火宗的根基還在桃花島,要想把根基轉移到鬆江,還需要花費十到二十年才能做到。
至於維揚,現在雖然取得了一戰製勝,但維揚的局麵還不比鬆江這邊與桃花島就一海之隔,那邊緊鄰金陵,麵對著獲得雲龍宗支持的九霄宗肯定會迅速將勢力延伸過來,聖火宗將如何應對?
是繼續一戰?
還是相互妥協?
哪一個選擇都費思量。
繼續一戰,聖火宗現有實力是不足以擊潰九霄宗的,雖然九霄宗比三清宗勢力還不如,但如果沒有大槐山那邊的支持,燕雲行很清楚近日這一戰結果將會是截然相反的,首先是嶽循就無人能抵擋得住。九霄宗的實力和當下聖火宗相若,但如果雲龍宗也像白石門支持三清宗那樣支持九霄宗,聖火宗就難了可如果選擇相互妥協,各自劃定勢力範圍,燕雲行可以想象得出,得到維揚一半精華之地,九霄宗勢力勢必大增,他甚至擔心三清宗如果因此而崩滅,弄不好相當一部分力量就會投向九霄宗,畢競這兩家原來還是有些淵源的。
一旦九霄宗實力膨脹起來,那和聖火宗一戰又將是無法避免的。
可以說選擇繼續一戰,如果能解決掉九霄宗,那就是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都能讓聖火宗在鬆江和維揚兩地保持獨大優勢,可這種可能性太小。
選擇相互妥協,能夠在一段時間內獲得喘息休養生息機會,但毫無疑問,這是雙方的備戰間隔期,遲早還要一戰。
思前想後,燕雲行最終也隻能遺憾地選擇後者,暫時與九霄宗那邊聯絡,媾和,達成對維揚的勢力劃分,再做計議。
當一行人返回大槐山時,已經是大半個月後了。
>>章節報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