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1章 離開前的雜事
最終,舞女被悉數賞賜了下去,邵勳一個沒留。
不光趙瑋這批人,先前第一批的黑稍左營立功將校十餘人亦有賞賜。
邵勳就是要讓所有武人知道,你敢冒賊人鋒矢,身中數創,依然腳不旋踵,我就敢給你厚賞,
官位美人錢財食邑乃至太學國子學入學名額門蔭入仕資格,都在賞賜範圍之內。
做一次爆種的男人,豁出性命去拚,什都有了。
哪怕前一刻還窮得掉渣,被人看不起,下一刻就有可能穿著官袍,拉著財貨,摟著美人衣錦還鄉。
當父母親人露出驚喜的表情,當鄰居鄉黨露出不可置信的眼神,當地方上的富戶大族上門與你攀交情,談笑風生的時候,那種正向的情緒價值是難以想像的。
世人千千萬,總有不怕死的好男兒前赴後繼,續立新功,這就是戰鬥力的源泉。
怕就怕有人覺得這些出身寒微之人不配得賞,堵塞上升通道,那樣的話,戰鬥力墮落起來也是很快的。對普通將士而言,可能也就劫掠能讓他們提起點興趣了一一劫掠不了敵人,還劫掠不了自家百姓嗎?
三月初七,邵勳在驪山接見了西行的府兵將土,大全軍一頓之後,又完全隨機地挑選了一位名叫王威的左神武衛府兵軍士,詢問其情況,並讓秘書郎王羲之在一旁記錄。
得知他家去年收了約三百斛粟,家另外四口人吃了九十餘斛,他因為練武,一個人全年吃了三十解斛,去掉種子,一年還盈餘百多斛。
糧食之外,收了七八匹絹帛十餘匹麻布,此番都帶上了,打算路上買吃食。
邵勳替他算了算,如果按兩三個月腳程,考慮到關西糧價有所上浮,等走到集結地武威時,這些絹布差不多剛剛夠他和部曲兩人吃飯。
當然,這幾千地還是有一部分過所能讓軍士們歇腳食宿的,就是不多而已,但終究能減少一點開支,讓他們路上有些餘裕。
而出門之時,他們包也準備一些幹餅肉脯醬菜之類的吃食,以供在買不到飯的地方應急。
這就是府兵,自備器械,以及趕到集結地之前所需的乾糧。
出征一次,就把去年讚下的八匹絹十幾匹麻布全花掉了,僅僅隻是吃飯而已。
不過算過之後,邵勳發現他們的家庭還能支持,便放下了心。
這些其實都是小開支,畢竟即便在家也是要吃飯的,就是吃得少而已,真正的大開支是吃敗仗。
放他們離去之後,邵勳令王羲之將問對記錄整理存檔。
三月初十,邵勳又巡視雍州諸郡,督促他們加緊轉運資糧,期間收到了三子念柳從高昌送來的信。
這次來的還是李兆。
今年年初,他的從兄李題請辭靈洲令之職,要重回趙王府,讓邵勳十分欣賞,直接任命他為新設立的伊吾郡太守。這會其人應在江夏,據說留二子在老家,自攜妻妾及二子西行高昌,定居於彼處。
李兆來回奔走,一副風塵仆仆的模樣,不過精神頭卻很不錯,說起話來中氣十足:「殿下於高昌鑄銀幣,首批二萬枚,布告各處,令官民限期換新錢。截至正月底,已換得雜碎銀域外錢幣千餘兩。」
「不錯。」邵勳點頭道:「念柳準備花多少時日停換舊錢。」
「最晚到今年年底。」李兆說道:「臣出發前,舍人慕容恪領兵巡視街麵,抓獲了三名擅毀龜幣之人。」
「怎毀的?」邵勳問道。
「買賣時差點錢,便將龜幣一剪為二,官府直接將其鎖拿,杖十。」
「念柳這個機靈勁是真不錯。」邵勳忍不住讚道。
當然,他很清楚,高昌這種地方人都聚在少數幾個地方,買賣的場所更是十分單一,比較好管理。如果換成大梁朝,那就比較麻煩了。
「銅錢鑄了嗎?」邵勳又問道。
「已新鑄五千餘貫。」
「慢慢來吧。」邵勳說道:「金滿蒲類二鎮成兵,還需時日招募。三月間會發一批,計一千四百人。」
李兆聽了有些失望。
這都多久了,才招募了千四百人,真的太慢了。
「陛下,其實一一」李兆看了邵勳一眼,猶豫道。
「但講無妨。」
「其實隻要身強體壯,不聾不瞎就行。不必一定要在府兵禁軍子弟中找尋,民戶也是可以的。」李兆說道:「到高昌後,自有人教導其如何操練。」
邵勳沉默了一會,道:「可。」
李兆的意思是放寬條件,是人都要,不必局限在有一定武藝基礎的兵家子上麵,以盡快招募滿人手。
「車師後國可有異動?」邵勳問道。
「去歲王師大展神威,其國上下震怖,當不敢造次。」李兆說道:「入夏後,殿下會率軍北巡金滿蒲類二鎮,有薛家勁兵在側,斷然無事。」
「薛家軍不錯。」邵勳點評了一句。
>>章節報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