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佛祖,我又贏了!(5.6k求票)
菩提樹下,兩人對坐。
洛恩率先發問:
“在你看來,為何眾生皆苦?”
“眾生之苦,多因不守戒律,放情縱欲。眾生心淨,則國土淨;眾生心濁,則國土濁。故需恪守本心,祛五毒,持八戒。”
喬達摩雙手合十,侃侃而談:
“戒殺生,慈念眾生,螻蟻亦可得安;
戒貪意,思念布施,貧富便可調和;
戒淫意,修治梵行,邪欲必不侵體;
戒妄語,言不為詐,欺瞞必不猖行;
戒飲酒,靈台清淨,所行皆為正道;
戒耽樂,去蕪存真,眾生皆得所願。”
以上,便是通過體察民情,並日思夜想總結出的救世之方,統稱為【八戒】。
隻要萬象萬眾願意用心恪守,便可解貪嗔癡慢疑五毒,令世界光明永在。
然而,洛恩卻搖了搖頭,嗤笑道:
“屁!不殺生,仇恨永無止息。
不聚財,強弱如我何異。
不邪淫,一切有情皆孽。
不妄語,夢幻泡影空虛。
不饞酒,憂怖漲落無常。
不耽樂,芳華那而已。
不貪眠,苦苦不得解脫。
不縱欲,諸行了無生趣!”
這是完全不同的看法,甚至可以說是針鋒相對。
古今中外仇恨的終點都是戰爭和殺戮。隱忍和原諒隻會成為過不去的心結,成為咽不下的那口惡氣,永無休止,隻有殺死仇人才能終止仇恨,隻有殺光了,殺怕了,才能結束戰爭。
我強你弱,我自然要向你索取,作為人上人不就是要踩著那些人下人,才能體現我的強大,才能不枉我辛苦變強,如果人人平等,我還努力向上爬幹嘛?
不為了男歡女愛,那世間戀情都是虛假,都是孽債,子嗣血脈如何繁衍?
不誇耀自己,就像富貴不還鄉,著錦衣而夜行,怎顯出我的高貴?
痛苦憂慮,不喝點壓壓驚?晚上怎睡得著?壓力怎去得掉?煩惱怎排遣掉?何以解憂,唯有豪飲!
不趁著年輕力壯去開心快樂?難道等老病殘身才去玩?那時候還玩得動嗎?還有興趣玩?還有精力玩?
天天晚睡早起勤奮努力,生命還是免不了步入衰老和死亡,精神身體雙折磨,這種痛苦什時候才能解脫?
不放縱欲望,去享受你的愛好,天天如此嚴格要求自己,這一生有何意義,又有何樂趣?
喬達摩皺起眉頭,反問道:
“那大師覺得該如何治世平亂?”
“以戰止戰,以殺止殺,順我者昌,逆我者亡!掃除所有不平,讓【有能者】來定這萬世之規!”
洛恩霸氣回答,無形之中流瀉出一絲威嚴,讓一旁的潘多拉和波羅斯不敢直視。
喬達摩卻如狂風中的婆娑樹,身姿依舊挺拔,目光依舊平靜。
他撚起一朵花,以同樣的口吻,同樣的句式反駁道:
“屁!何為【有能者】?不過是成王敗寇罷了。正是有你這種想法的人太多,世間的汙濁才會如此嚴重。一人起貪心,影響十人百人;百人起邪念,蔓延千人萬人。
以殺止殺,仇恨綿延,將永無止息;
以上淩下,貪財聚富,乃為不平之始;
眾生共業所感,天地秩序失衡,惡業自此繁多,因而世界化作苦海。
所以,更應見性明心,自悟自覺。然後由一及百,由千及萬,直至芸芸眾生皆能放下屠刀,世間苦海便是極樂聖地!”
洛恩不為所動,冷笑道:
“就算你這套能說服得了自己,說服得了我,說服得了天下人,但你能說服得了這手握強權的諸天神靈嗎?”
“那你呢?就算能殺千人萬人,掃盡諸國不平,又能否敵得過這漫天神靈呢?”
“如果我能呢?”洛恩傲然反問。
“那也隻不過是為【奴隸】,換了個【主人】。”
兩人看向彼此,空氣中交匯的目光仿佛碰撞出無形的火花。
說白了,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理念。
一個主張用威權去治世,一個主張用仁愛去感化。
而這兩種觀點,也烙印於各自教派的學說之中。
《舊約全書·申命記》有雲:“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以手還手,以腳還腳。”
《佛經》則說:佛慈心普覆一切眾生,常為眾生求慈悲心,度一切苦厄。
但凝視彼此良久,兩人似乎讀懂了什,不約而同地發出了一聲大笑,共同吐出一個字:
“屁!”
因為,這兩個都不是能完美解決的答案。
迦南人睚眥必報,遵行同態複仇,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甚至號稱敢“與神搏鬥”,結果呢?
流浪千年,難有立足之地,至今還過著舉世皆敵的日子。
同樣,印度僧眾主張忍讓妥協,拒絕暴力,結果呢?
被壓製了一千年的婆羅門教重新崛起,幾乎兵不血刃地驅逐了這些僧眾,甚至僧眾們視為聖所的那爛陀寺也被入侵到印度的外族付之一炬。
而現在,喬達摩連釋迦族的危機都無法解決,又何談勸這芸芸眾生放下屠刀?
所以,任何一條極端的路都注定走不通。
喬達摩雙手合十,若有所悟道:
“大師的意思我悟了,施慈悲心腸,亦需霹靂手段!”
“沒錯,王道為脊,霸道為鋒。若要這天下大治,當先施以霸道,掃除不平,後行以王道,治世安民!”
洛恩微笑點頭,給出了自己真正的觀點。
而這一觀點,也同樣體現在《聖經》的前後變化之中,
《舊約》中的“以眼還眼,以牙還牙”要求同態複仇,並沒有改善迦南人的處境,但《新約·馬太福音》中卻說:“隻是我告訴你們:不要與惡人作對。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要求信眾忍讓和妥協,不要輕易樹敵,反而因此讓基督教盛行。
當然,除了一隻手上拿著《聖經》之外,那些傳教士們另一隻手上往往還握著把劍。
兩者結合,才讓基督成為了真正的萬王之王。
此刻,洛恩不再掩飾,站起身道:
“我可為【霸】,當以劍開疆!”
雖然心中已經有所預感,但喬達摩還是忍不住吃了一驚:
“閣下真的要挑戰諸神?”
這世上最大的強權便是天賦權柄的諸天神靈,同時,他們也是這世上最大的不公,以及大多數紛爭和禍亂的根源。
印度神代將人視作牛馬奴隸,並劃分為四個等級的種姓製度,就是源自於天上諸神的授意。
隻有將這些大大小小的【霸者】掃清,才能有施展【王道】的土壤。
“有何不可?”洛恩淡笑沉吟,“神被殺,也會死!”
“你也一樣。”喬達摩提醒道。
洛恩毫不在意地笑道:“那就看看誰的劍更利吧。”
隨即,他頓了頓,圖窮匕見:
“但教化萬民,普度眾生,非【王】不可。”
“不過是為【奴隸】換個【主人】,你和他們有何不同?一切又有何意義?”
喬達摩聽完,有些意興闌珊。
“不!在我看來,這世上不需要主人,更不需要奴隸!諸神的歸諸神,人類的歸人類。”
洛恩搖了搖頭,肅然道:
“所以,神的戰爭,由神來解決,人的未來,由人來決定!”
這是想法,也是承諾。
喬達摩聞言,臉上瞬間動容。
既然【神】已經作出了選擇,那【人】也當有自己的覺悟。
若人間為苦海,就由我來行這【大乘之法】,將眾生度至彼岸。
片刻之後,他似乎下定了決心,屈膝坐在菩提樹下,雙手合十吟誦:
“我若證得無上菩提。成正覺已。所居舍。具足無量不可思議。功德莊嚴。無有地獄。餓鬼。禽獸。蜎飛蠕動之類。
所有一切眾生。以及焰摩羅界。三惡道中。來生我。受我法化。悉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複更墮惡趣。得是願。乃作佛。不得是願。不取無上正覺。”
梵音禪唱肅穆莊嚴,無垠的星光的聚合,一道燦如蓮花的金色光輪,在喬達摩腦後凝結。
>>章節報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