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傑的靈識在“腹乾坤”的虛無空間中逐漸匯聚,再次凝聚成其本人的清晰形象。
他無聲無息地懸浮於半空,俯瞰著下方的景象。與半月前那荒涼空曠、隻有亂石堆積的原始狀態相比,如今這片屬於他的次元空間已經完全變了一副模樣。
為了方便對這些詭異黑液進行長期、係統的觀測和實驗,蕭傑對這“腹乾坤”進行了一番大手筆的改造。
他運用仙法,將原本散落各處的巨石粉碎、塑形,鋪展出大片平整或起伏的土地。
又從外界吞噬引入大量清澈的水源,構造出幾個大小不一的湖泊和蜿蜒其間的溪流。
更以“草木滋生”的仙法,催生出大片綠意盎然的花草和鬱鬱蔥蔥的樹林。
如今的“腹乾坤”,已然變成了一方生機初顯的迷你天地。雖然總體麵積仍然不算太大,直徑僅有幾十方圓,但卻是麻雀雖小五髒俱全,平原、丘陵、水域、林地等各種基礎地形地貌應有盡有,初步具備了生態係統的雛形。
為了確保實驗的安全與可控,蕭傑又動用仙力和岩石,將這片區域進一步隔離劃分成數十個彼此獨立、由厚重石牆隔絕的封閉區域。
這些黑液雖然攻擊性生猛,好在它們似乎並沒有什主觀意誌,行為完全基於本能,對於岩石、泥土這類無機物構築的隔離牆沒有任何反應。因此,蕭傑便用仙法創造了幾十個不知疲倦、絕對服從的岩石傀儡,負責日常的清潔、維護,以及最關鍵的工作一一按照指令,安全地搬運和隔離這些危險的黑液。數以百計大小不一的黑液團,被蕭傑根據實驗計劃,分別關押在不同的石室或特定戶外區域中進行觀測和測試。
這半個月以來,蕭傑每天都會進入這片空間,投入大量精力對這些黑液進行各種實驗。如今,實驗的階段性成果已經頗為喜人,但也遇到了關鍵的瓶頸。
蕭傑隨手打了個響指,一本厚厚的硬皮筆記本和一支鋼筆便憑空浮現,懸浮在他麵前。
筆記本自動翻開,上麵已經用清晰工整的字跡,密密麻麻記載了許多實驗記錄和觀察心得:【實驗日誌第二期】
日期:進入觀察第三天。
根據之前的初步測試來看,黑液本身沒有發現任何自主意識,其行為模式更接近於原始的單細胞生物或某種集群意識雛形,表現出一種純粹的、對有機生命體的本能吞噬欲望。
在第一天投喂並吞噬了妖力幻化的毒蛇、野狼、猛虎等野獸之後,當我第二次進入這片空間時,一個驚人的現象出現了一一部分黑液出現了明顯的“擬態現象’!它們不再是一灘灘不定形的黏液,而是自發地變化成了被它們吞噬過的生物的外形,如蛇形、狼形、虎形……
盡管這種外形在靜止時惟妙惟肖,但當它們發起攻擊時,仍然會瞬間恢複成無規則的黑液觸手形態進行撲擊。
然而,我敏銳地注意到,這些黑液擬態體在非攻擊狀態下,似乎模模糊糊地繼承並表現出了被吞噬生物的一些基礎行為習慣。由此我大膽推測:這些黑液在吞噬生物的過程中,很可能吸收、解析並整合了該生物的遺傳信息,並以此為基礎,逐漸發生了定向的基因表達和形態轉化。
我決定繼續對不同的黑液擬態體,分別、持續地投喂同種類的野獸,以觀察其擬態穩定性和行為模式的演化,從而確定自己的猜想……
【實驗日誌第三期】
日期:進入觀察第四天。
我的猜測被初步證明是成功的!持續投喂同種類野獸的擬態體,其形態越來越穩定,細節越來越豐富,越來越像它們一直吞噬的生物了。甚至開始表現出更複雜的捕食、休息等行為模式。我對其中的十五個表現最穩定、擬態最成功的個體進行了正式編號(1-15號),作為長期觀測樣本。其它的黑液團仍然作為基礎實驗材料封存,以備後續使用……
【實驗日誌第四期】
日期:進入觀察第五天。
今天我對編號5(狼形擬態體)使用了“點化術’,成功使其獲得了係統承認的血條和怪物名稱【黑斑(擬態野獸)】。由此可以判斷,未經點化的原始黑液,並不被係統判定為獨立的【單位】,而是被視為“妖星的屍體碎片”。
我嚐試對點化後的5號使用“馴獸術’,然而係統提示“目標野性等級太高,無法馴服’。看來需要想辦法降低其內在的野性等級,或者提升其好感度才行。或許我可以進行更多次、不同條件的點化與馴服嚐試,也許不同的個體、不同的投喂方式會帶來不同的結果……
【實驗日誌第五期】
日期:進入觀察第六天。
又失敗了。連續對多個點化後的擬態體使用馴獸術,毫無例外全部失敗。這些黑液擬態體似乎對我抱有根深蒂固的敵意,隻要我靠近到一定距離,它們就會立刻進入警戒狀態,並毫不猶豫地發起攻擊。“點化術’理論上可以提升被點化生物對施法者的初始好感度,但對此類黑液生物效果微乎其微。所有被點化後的黑液生物都處於敵對的紅名狀態。
馴獸術的成功率始終為0。必須找到提升好感度或降低其敵意的方法。為了增加樣本多樣性,我又新增了十五個不同形態的擬態體(16-30號)作為實驗對象……
【實驗日誌第六期】
日期:進入觀察第七天。
我決定嚐試創造一個人形擬態體。那些野獸形態無法馴服的原因,有可能是因為它們本身的智力水平太低,無法進行有效溝通和理解指令。
如果目標吞噬的是智慧更高的人類,理論上應該會變成人形擬態,並可能繼承更高的智力基礎。為了增加其與我自身的親和度,我決定使用“分身術’製造的分身進行投喂。
不過,為了避免出現不可控的意外,我決定創造大量沒有任何仙力、僅有基礎行動能力的低級分身作為投喂材料……
【實驗日誌第七期】
日期:進入觀察第八天。
成功培養出第一個人形擬態體(編號37)。其外形輪廓呈現出模糊的人形,但細節粗糙,五官不清。初步觀察,其智力表現似乎並不比野獸形態高出太多,並且仍然對我保持強烈的敵意。我懷疑這種黑液生物對特定目標的敵意,根源很可能在於我當初參與過圍攻並最終擊殺了妖星本體。
這些黑液作為妖星的衍生物或碎片,似乎具備某種深層次的“肌肉記憶’或仇恨烙印。繼續投喂更多的低級分身,觀察其智力與人形特征的演化……
【實驗日誌第八期】
日期:進入觀察第十天。
終於有階段性成果了!28號實驗體(虎形)是目前所有實驗體中體型最大、擬態最完美、表現出的力量和速度也最強的。
它的血條顯示為????,等級高達55級。如果可以成功馴服的話,絕對可以成為一個極其強力的戰鬥寵物。我感覺就算是尋常的仙人,麵對這種擁有妖星部分特性的生物,恐怕也會感到非常棘手,難以應付。唯一的問題是,馴服的可能性依然渺茫。我之前的某些猜測也許是錯誤的,或者不全麵。這些黑液似乎對一切生命體都懷有某種天然的、難以化解的敵意,會第一時間發起攻擊,仿佛其存在的意義就是為了吞噬和毀滅。
37號實驗體(人形)經過持續投喂,已經能夠發出一些模糊的音節,具備初步的語言能力,但其智力水平始終不太理想,邏輯混亂。
66號實驗體(熊形)仍然沒有任何進展,形態不穩定,行為混亂。不管了,下一次點化實驗如果它還是沒有積極反應,就直接走銷毀流程吧,節省資源……
【實驗日誌第十五期】
日期:進入觀察第十八天(今日)。
“實驗日記第十五期,今天我們要對新一批的實驗體進行點化與馴服嚐試,希望這一次能有所突破,至少創造出一個能夠進行基礎交流、敵意有所降低的成功試驗品……”
蕭傑看著筆記本上的記錄,自言自語地總結著今日的計劃。那支鋼筆便自動在筆記本的新一頁上,流暢地記錄下他的話語。
對於如何利用這些黑液,蕭傑心中已經形成了一個清晰的思路:首先,通過長期、定向地喂食特定種類的野獸(或人形分身),誘導黑液出現穩定、特定的擬態反應。
然後,對成熟的擬態體使用“點化術”,賦予其智慧,使其從“屍體碎片”轉變為被係統正式判定的“單位”。
最後,再對已成為“單位”的擬態體使用“馴獸術”,嚐試進行馴服,最終目標是使其成為受自己操控的召喚物或寵物。
隻要能馴服成功,理論上就可以擁有屬於自己的、具備妖星部分特性的強大寵物!這玩意千變萬化,幾乎什生物都能模擬,戰鬥力更是強得離譜,尤其是那種吞噬能量、物理變形的能力。要是能搞到一隻,絕對能讓他的綜合戰鬥力提升一大截!
然而,想法很美好,現實卻很殘酷。到了馴服野獸這一步,成了最大的難題。
他從空中緩緩降落下來。下方實驗區內,大部分黑液目前都處於隔離封存狀態。之前他已經進行了三輪正式的點化與馴服實驗,每次點化三到五個不同的成熟實驗體,涵蓋了虎、狼、鷹、猿、蛇等多種形態。然而毫無例外,所有被點化後的黑液生物都立刻進入暴走狀態,對他發起瘋狂攻擊,根本無法進行任何形式的溝通,馴獸術更是屢試屢敗。
不過蕭傑並未因此放棄希望。他深知科研(或者說玄學實驗)的道路從來不會一帆風順,失敗是成功之母,每一次失敗都排除了一個錯誤選項,積累了寶貴的數據。
“首先,還是從28號實驗體開始吧。”蕭傑心想。這是一個體型相當大的黑液聚合體,足足有兩立方米的體積,其擬態形態是一隻通體漆黑、肌肉賁張的猛虎。它也是第一批出現穩定擬態反應的黑液聚合體,算是所有實驗體中的“元老”了,是第一批實驗體中碩果僅存、表現最好的一個。
為了盡可能提升其潛在的好感度或降低敵意,蕭傑堅持使用“投喂野獸’這個技能,足足喂了它半個月同種類的虎形妖獸幻影。
蕭傑來到專門用於進行點化和互動測試的封閉實驗區域。這是一個由厚重岩石構造而成、內部空間頗為寬敞的密閉石室。
“把28號實驗體帶進來。”他通過神念向守在外麵的岩石傀儡下達指令。
沉重的石門緩緩開啟,一個岩石傀儡小心翼翼地推著一個鐵籠走了進來,籠中正是那隻漆黑的猛虎擬態體。
>>章節報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