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女媧墳探秘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小神 本章:第408章 女媧墳探秘

    您可以在百度搜索“無字江山 酷筆記()”查找最新章節!

    這是基本的氣候原理並不複雜,但是古代的人們肯定不會知道的這清楚,他們先是會恐懼然後敬拜,人類對於自己無法改變和征服的對象從來如此。

    天地大道,大道是神。

    老子的學說一直影響了中華文化幾千年,至今仍然如此長盛不衰,是因為它其中包含著最原始最樸素的科學道理。很多時候科學和玄學一線之隔。

    幹旱和洪水並不矛盾,大量地質資料表明,4000年前的中國整體上呈幹旱態勢,局部地區卻不乏大洪水遺留痕跡。

    譬如重慶金佛洞、湖北神農架山寶洞石筍氧同位素、碳同位素記錄顯示,進入到公元前2300年之後,東亞季風大幅減弱,長江中遊降雨銳減,氣候趨於幹冷。

    同時,對湖北荊門鍾橋遺址、長江下遊良渚文化遺址的沉積物與沉積環境的分析結果表明,進入到公元前2300年之後,以上地區氣候波動很大,洪災頻繁而劇烈,且具有普遍性。

    當然,實際情況比這複雜的多,氣候異常可能引起短時間內的極端旱澇交替發生,1997-1998年強厄爾尼諾-南方濤動事件是距今較近的一個例子。

    拿我國來說,1997年我國北方罹遭大旱,翌年東北地區的鬆花江流域和南方長江流域、珠江流域卻同時爆發特大洪水,受災人口超過2億,死亡逾4千人。

    四千年前的先民可能陷入了相似困境,氣候係統不穩定,幹旱及降溫事件增加。

    《竹書記年》記載了“夏有冰”的異常現象,夏季結冰,反映了某些年份的強烈降溫。

    《淮南子·齊俗訓》則說“禹之時,天下大雨”,大禹在南下擊潰三苗後,其天下應當囊括了長江流域。

    《尚書·禹貢》大禹治水範圍的描寫,譬如彭蠡治水、荊州治水,也包括長江流域在內,結合上文的分析,氣候振蕩,雨帶南移,南北方普降大雨,正與史料相符。

    降水變率的上升則提高了異常洪水發生概率,根據考古和地質資料統計4000年前的中國洪水概率,雖然顯示南方洪水概率總體高於北方,但洪水概率最高的地區卻在河北,且當時中國南北方均存在洪水現象。

    北方的洪水威脅,可能還與黃河大規模改道有關。某一時期,黃河由東流轉向北流,改道後的黃河下遊河道橫穿河北平原中南部,於天津入海,河水在平原上漫流形成大洪水,這即是《孟子》所說“洪水橫流,泛濫於天下;水逆行,泛濫於中國”。

    涇河流域的考古考察,也證明4100-4000年前,其時期是龍山文化晚期存在大洪水多發期,有五次特大洪水事件。

    3800年前,西北地區的齊家文化突然衰退,持續幹旱和頻發的洪水前赴後繼,摧垮了農業基礎,農業文化最終被畜牧業文化取代。

    4000年前,山東龍山文化也突然衰沒,取而代之的是反而比較落後的嶽石文化,以及4300年前,內蒙古岱海地區的老虎山文化突然消失,可能均基於同樣的原因。

    長江流域洪水事件證據更充分,湖北荊門的鍾橋遺址在4800-4597、4479-4376、4168-3850年前分別出現過三次大規模古洪水事件。鍾橋遺址隸屬屈家嶺-石家河文化體係,是三苗集團聚落。

    大禹的南征屠殺,氣候劇變帶來的洪水,共同造成了石家河文化崩潰,長江中遊的文化體係中斷,很遺憾的喪失了獨立進入文明古國時代的機會。

    對比江漢地區,屈家嶺早期、晚期、石家河早期、中期、晚期、夏朝、商朝、周朝古文化遺址數量發現,夏朝遺址是最少的,隻有10處,相比之下,石家河早中晚期分別有64、61、91處,商朝有68處。

    這固然可視作禹征三苗的成果,同時,夏朝10處遺址,海拔均在50米以上,也是唯一在低海拔未發現遺址的時段,或許與該時期水位上漲,以及頻發的洪水不無關係。

    長江下遊,曾經無比煥赫的良渚文化,亦未能挺過此劫,倒在了文明的曙光前夕。

    公元前2300年-公元前1900年間,良渚文化所在的太湖平原氣候劇變,平均溫度較此前升高3℃,年降水量比今天多出200-300毫米,海平麵抬升,頂托了長江入海水流,形成壅水。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無字江山》,方便以後閱讀無字江山第408章 女媧墳探秘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無字江山第408章 女媧墳探秘並對無字江山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