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鎖城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三頭蛇王 本章:第三十八章鎖城

    鎖城法本是金國大將粘罕進攻太原時候所創,等到努爾哈赤創建後金之後更是將鎖城法用的爐火純青。

    寧遠,錦州俱是被皇太極深溝高壘,築寨而圍之,最後彈盡糧絕被清軍攻陷,或者是走投無路隻得投降。

    後來吳三桂開關迎滿清入關,大半個中國傳檄文而定。

    唯有江陰陳明遇,閻應元,馮厚敦三公誓死不降,率領江陰全城百姓力抗滿清大軍。

    清廷貝勒博洛無可奈何,隻得調集重兵,用鎖城之法,圍城八十一天,待城中糧盡,方才殺入城中。

    所以麵對同仇敵愾的楚雄軍民,清軍也是毫無辦法。羅可鐸隻得采納線國安的計策用鎖城法圍死楚雄。

    第二天拂曉,一隊隊清軍便按羅可鐸的軍令離營而去。

    附近城鎮的數千名百姓被強行驅趕到城外。

    他們在清軍的威逼下,沿著楚雄城四周開始挖掘壕溝,建造土城,豎立木寨。

    城中的明軍此時根本沒有和清軍野戰的能力,隻能眼睜睜地看著清軍的營壘日益堅固。

    一座座箭塔,一座座望樓還有營壘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

    在營壘之前更是建造了一道道木柵和挖掘了數條壕溝,整條防線之前更插滿了無數的木樁。

    在清軍築營期間,城中的明軍也是數次晚上偷襲,但是清軍防範嚴密,偷襲的明軍死傷近百人。

    李興隻得下令全軍緊守城池,沒有他的命令不許出城接戰。

    羅可鐸和線國安兩人在營壘修好之後便返回昆明,隻留下鑲白旗都統索渾坐鎮指揮。

    索渾便令張勇率本部人馬和自己的鑲白旗馬甲守東門,馬寶和白廣恩則將所部軍馬一分為二分守西門和南門,而李本深則與趙良棟駐守北門。

    清軍的營寨修的如鐵桶一般,整個楚雄外圍足足有修了三道防線。

    更是部署了近兩萬大軍,將楚雄圍了個水泄不通。

    麵對清軍的鐵壁合圍,李興等人亦是無可奈何,隻得在城中整訓士卒。

    由於清軍屠城的威脅,城中的百姓和降兵基本上全部要求加入明軍。

    李興等人便將其青壯者編入軍中,共計收編了三千餘人,至此李興所部軍馬已經達到了七千左右。

    手下兵馬的增加,李興不得不將所部明軍重新整編。

    重新整編就意味著分權,不過由於明軍目前並沒有穩定的地盤,所以李興決定不采用明軍的軍製,而是將所部明軍以營為單位重新編定。

    本著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則,按李興的要求,全軍整編成四個營,原有中營改編成三千人編製,改營名為“磐石。”喻意為堅不可摧之意。

    下設五個隊,分別是兩個長槍隊,一個刀盾隊加一個炮隊,還有一個火銃隊,每隊五百人,由李興和楊震帶五百親衛直屬。

    每隊各設正副隊官一名,皆由各次作戰表現優異者擔任,領百戶和副百戶銜。

    其餘三營分別由萬有才,秦風,白安統領。

    其中萬有才曾被李定國授封為右營副將,廣南伯,加上出征以來盡心盡責。

    李興便決定調一千五百人歸其統領,取營名為“虎捷”為勢如猛虎之意。

    秦風自跟隨李興以來,每陣先登,加上訓練士卒,在軍中威望甚高,在永勝之時便已統率一營。李興亦是撥了一千五百人歸其統領,取營號為“鋼鋒。”為無堅不摧之意。

    而白安自跟隨李興以來,雖無戰功但是一直兢兢業業,主持後方工作。

    李興便決定將全城老與他率五百人統領,取營號為“護軍。”

    陳文則繼續率領四百餘人的馬隊,依舊負責情報和警戒工作。

    按李興的意思,每個營必須保證三千人編製,不過現在兵員不足,隻能先將架子搭起來再說。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永曆十四年》,方便以後閱讀永曆十四年第三十八章鎖城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永曆十四年第三十八章鎖城並對永曆十四年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